和而不同方为上

  • 投稿张赢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67次
  • 评分4
  • 90
  • 0

张岩

我喜欢用“君子和而不同”这句古训来诠释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校管理者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从教育本质上讲,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班主任,其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是为了国家民族发展培养人才。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和”却显得难能可贵,甚至高不可攀。

当下,很多从一线中脱颖而出的优秀班主任走上了教育管理岗位。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执着的教育情怀;他们能够坚定地实施自己的“施政纲领”,渴望提升学校教育的品质。不过,我们在为他们喝彩的同时是否会关注到教育管理的对象,也就是班主任的感受呢?

就学校管理者与班主任这个论题,我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一位学校管理者需要清醒地意识到你的梦想不是所有班主任的梦想。一个优质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是为班主任追求各自梦想而奋力奔跑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从一线走出来的教育管理者也许应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在制定学校发展的顶层规划时,是否忘记了那些曾与自己共同追梦的兄弟姐妹,是否忘记了自己原本秉持的教育多样性的原则,转而将学校演变成实现自己梦想的“自留地”。

我们的教育与生产流水线的最大区别就是灵动。它需要作为学校教育实践者的班主任能够在班级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释放自己独特的教育情怀,给予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以平等的发展机会。班主任们热火朝天地“还班于生”的同时,我们曾经的优秀班主任们,现在的教育管理者们在思考怎样的问题呢?

作为一线班主任,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学校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摩擦,是学校管理者对于班主任的约束。当然,我不否认有一些智慧与胸怀兼备、梦想与实践共生的学校管理者们也在尝试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家长学生一起构建属于大家的梦想校园。但这样的学校管理者,可谓是凤毛麟角。

面对这样的困局,更多的班主任选择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随波逐流。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班主任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与情怀的,是被“逼”上班主任工作岗位的。不过,作为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者,我们的教育管理者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应该仅限于如何获得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更应该是引领一个学校走向真正的大发展。而学校大发展的前提则是如何让班主任获得更多的班级构建自主权、班级课程开发权、班级课程开展权、班级教师团队的组建权等。只有这样,才能再一次绽放一线班主任的职业生命,成就他们的职业梦想,进而幸福学生,发展学校。

曾有这样一个问题: “一间学校能够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是什么?”答案是:课程。对,评价一所学校办学品质的高低,最直观的依据就是课程。在此,我们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将班级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科课程,一类是育人课程。其中,任课教师主要负责学科课程的推进,班主任则需要承担育人课程的创建。如果说,学科课程能够体现出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那么班级育人课程的开展情况则能够展现出这所学校的良知。在现行学校教育体制下,班级课程无疑是学校课程的新品牌。因为,班级育人课程不同于任何一门学科课程。它需要班主任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结合各自班级的实际情况或是自主研发,或是引领学生共同创建。从另一个角度讲,一所学校给予班级育人课程开展的时间与空间的程度,以及对于班级育人课程品质的关注程度,最能体现出这所学校的底蕴与情怀。而教育管理者们,是否已经关注或开始关注到班级育人课程的研发、实施及内涵品质,以及班主任与班级育人课程的密切关系这些问题了呢?可以说,这种职业嗅觉决定了一位教育管理者思维品质的高低。同时,也可能决定他在追求教育梦想的道路上能走多远。

那么,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应该如何看待班主任及其背后能够“彰显”学校底蕴的班级课程呢?我认为我们的教育管理者首先要转变原有的班主任评价机制,将曾经各项评价只看结果的“一刀切”模式,转变为关注如何评价班主任开发与实践育人课程能力的高低;转变原有的只关注班主任的执行力,将原有要求班主任“抢逼围”转变为着力引领班主任提高以课程育人能力为核心的各项职业技能。作为一线班主任,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班主任的职业活力, “助力”班主任们实现各自的教育梦想。其次,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是优雅中不失坚定,传承中不失创新,诗意中不失理性。面对班主任的职业成长诉求,应该有一份广阔的胸襟。敢于让位,甘于放权。面对个性十足且才华横溢的班主任,能够时刻保持一份优雅,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他们;同时,以自己丰富的一线经历去选拔真正适合班主任岗位的教育者,让合适的人去做适合自己的事情;面对学校的发展,要肩负传承优质校园文化的责任,并将这份责任浇灌在班主任心里;面对自己的梦想,要有自己诗意的追求,但这份追求是一种境界而不是一套枷锁。因为,在班主任面前,你应该是一种温暖的存在,时刻给人力量,能够给予迷茫的他们以专业的引领。

结合上述评说,再回到学校管理者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这个论题上来,我们就不难发现:一所学校,若想让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拥有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里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需要一批翩翩君子,他们拥有着独特的教育梦想,并拥有执着追求的可能。而作为学校管理者特别是从一线走出来的学校管理者们,恰恰应该是这群君子中的核心,引领着君子们为梦想痴狂,鼓励学生在青春岁月里激昂。让出一片天,还给农夫一片田。让班主任能像农夫一样在自己的田地里快乐地耕耘,不好吗?

君子和而不同,这个“和”字就学校管理者而言应该是被双方珍视的一种距离。有些时候,相互不干扰,就是幸福。与此同时,我更要提醒我的一线同行们,在你的职业生涯中,能遇到这样的领导是难能可贵的。遇到了,就要珍惜。那要是遇不到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非也!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批优秀的班主任,在与自己同样困难的条件里突围。原因何在?我们不妨来探寻这类班主任的成长要素。

首先,他们有个性,有自己的教育情怀。他们敬畏生命,他们致力于学生全方位的成长。而他们的个性不是将自己独立于自己所处的环境,而是站在高位去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个性融入现实环境中。可以说,他们目中有人,心中有我。这个“人”,是他人,其中包括了学校的管理者。他们能够从学校管理的基本目的与班级发展的总目标这个高位来寻求自己个性带班理念与学校管理的契合点。其实,这并不难。学校的管理的目的是基于学生的成长,而班级发展的目的也是如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尤其是从一线走出来的学校管理者,一旦走上管理岗位,其对于所辖范围中各项制度与标准的制定就很难摆脱原有思维。面对这样的管理者,我们越是需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否则,我们的职业情怀与各自的职业成长规划都会在不断追赶他们的评价标准中消耗殆尽。在此,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高位的融合是必要的,而低位实践处的个性则更是必需的。高位的融合就是我们需要站在学生成长的高位去寻找我们与管理者之间的共同目的;而低位实践的个性则是我们在班级构建的过程中,能够把标准性与创造性巧妙结合,灵活地开展我们的班务工作。既要将标准融入我们各自的班级发展规划中,又不能把这些标准作为班级发展的唯一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到一条个性化成长之路。

其次,他们善于学习,敢于犯错。可以说,这类班主任都将自己视为终身学习者。他们有坚定的信念,有大量的职业阅读体验,并能够将阅读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大胆实践。同时,他们敢于犯错。尤其是对于自己之于班级顶层设计出现的问题从不回避。这种成长的态度是可敬可佩的。王晓春老师曾经说:“我们要尝试读一点自己的书。即便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伴随着我们职业成长的脚步,相信这些原本不那么好消化的东西也会变成我们成长养料。”是的,职业阅读对于我们提升各自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至关重要。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队伍是缺乏相应的职业规范及职业素养的。面对未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我们需要新型班级构建能力、家校共育能力、心理疏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网络育人能力等。而这些关乎我们职业生命质量的技能恰恰是我们职业培训中缺少的。面对这些成长的困难,我们需要借助职业阅读来答疑解惑。但我们又不能拿出本上的东西作为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

若想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助力学生成长的班主任,我们必须将自己转变为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在实践中反思的人。同时这样的态度,是任何一位学校管理者都认可的态度。正如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一样!面对一个只追求个性而不踏实的学生与一个积极学习善于反思却经常犯一些小错的学生,我们可能更为欣赏后者。对学校管理者而言,他们也希望自己所在学校的班主任不断学习,这样才能降低他们的管理难度。其实,在这个点上,我们又与他们找到了共同之处。

君子和而不同,如果管理者与班主任均能在彼此身上找寻到“和”的力量,必将相辅相成互为对方成长的资源。确切地说,是实现各自梦想的合伙人!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