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09-20
  • 阅读量180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院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法:从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构建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结果与结论:高度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加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9-0066-02


  新时代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药品的需要不断增加,推动了医药事业的发展。市场和社会对药学人才的各方面能力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在药物使用方面,全社会愈来愈重视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与合理性,药学与临床的结合日趋紧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单位药学人才相对缺乏,影响全行业发展。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摇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校根据我国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开展了高职药学专业高素质技術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1]。目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论是根据长期的理论研究以及应用实践逐步形成的成果,同时要能够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升级不断进行创新发展[2]。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一)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具有主体性、文化性、素质性、终身性的特征。充分尊重教育的本质规律,与时代特征结合,确立符合我国医药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类型以及层次。培养目标具有国家、学校、教育类型三个维度的意义[3]。首先,高等职业教育要能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其次,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学校的办学层次以及专业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匠工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最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紧密联系,要能够适应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实际技术水平的需求。


  (三)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是关键


  目前,随着技术革新和经济转型的加快,职业界限日趋模糊。在课程设置之前必须进行职业调研分析。专业设置要与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现状等外部因素结合,才能保证专业设置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基于对我国医药健康形势分析,我校新增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


  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相结合。教育与个人生计的关系始终是人们接受职业教育所关注的重点,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体现是谋生手段,因此,把职业教育看作是一种谋生教育,教会学生将来能在社会上谋得一席之地。但是,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谋生关怀,而忽略精神关怀、心理关怀。面对变化莫测的未来人生、日益激烈的竞争,良好的素质教育也是学生适应社会的保障之一。另外,职业教育要放眼未来。不仅是适应时势,还要兼顾高等教育终身化。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和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我国职业教育已渐渐从理论重于实践转向理实并重,甚至实践技能培养更受重视。我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2017年最新的《教育十三五规划》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4]。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的关键


  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提出“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双师型”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和方向,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我校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构思


  (一)创新的“2+1”培养模式


  近年来,具有药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依然稳步增长,就业形势很好。但大专学历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及劳动报酬依然弱于本科毕业生。针对这种情况,为助力学生未来发展,使其顺应岗位需求,在医药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趋势下立足,我校在原本的两年校内培养加一年实习锻炼的培养模式基础上做出创新,致力于打造一批知识结构完整、技术技能过硬、职业素质优良的药学人才。


  在校内的两年,重点在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专业知识系统学习和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基本完成药学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基础培养集中呈现在三年学制的前半程,紧随其后,依托新开设的《综合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对学生综合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系统强化。该课程侧重于专业知识碎片的整体衔接,学生能够清晰全面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并且该课程还设立了自研课题项目,学生可以初步进行新药研发、生产工艺改进等设计。为学生后期的实习、工作打下基础。之后一年时间,学生参加校外实训、企业实习。我校高度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加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


  (二)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体现


  1.课程设立。药学专业课程设立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专业支撑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建立了以药学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


  2.理论教学内容创新。我校针对学生毕业后能够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在教学过程中“以考促学”,教学内容以执业药师考试内容为主线。


  3.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中,突出技术技能的实用性、社会性,提高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一口清、一手精”特色实践达标教学标准。成立互动实训室、模拟实训间,创建与岗位融和的实训环境。


  4.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建立优质课程网络共享体系,倡导课程资源共享。借助于微课、慕课、精品课程等形式,呈现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更自由化。


  (三)深化校企合作


  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工作能力、职业素质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高素质药学职业人。进一步建立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平台,和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胜任岗位要求的优秀员工。让学生在校阶段即进入工作实践,体验药品生产、检验、销售和使用全过程,实现零距离就业,毕业即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


  (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有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鼓励、支持青年教师获得国家执业药师资格;实行专任教师课程负责制;实行教师“四阶梯”培养,即教学新秀、教学能手、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鼓励教师企业实践;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专业课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增加行业专家、企业匠人专业教学课时;完善各项教师管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