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投稿周赛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680次
  • 评分4
  • 60
  • 0

虞跃跃 樊志忠 崔建美

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针灸疗法治疗哮喘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其因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而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针灸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日趋深入,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笔者总结近10年来针灸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针灸;哮喘;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246 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1-0047-03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全球“四大顽症之一”、“十大死亡原因之最”。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已有2 35亿哮喘患者。我国的哮喘患病率为1%~4%,其中,儿童和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死亡率仍呈国际性增长趋势,数据表明,全球用于控制哮喘的费用很高,要远高于艾滋病和结核病的总和[1],不正确的治疗带来的花费更高。因此,合理的防治哮喘至关重要。

哮喘的防治方法很多,其中针灸疗法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其因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而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针灸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日趋深入,主要体现在控制气道炎症、改善通气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影响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核苷酸水平等几个方面。

1控制气道炎症

气道的慢性炎症是哮喘的主要发病机理,研究表明针灸疗法主要影响炎性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起到控制气道炎症的作用。

主要涉及的炎性细胞有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其中EOS是引起气道变应性炎症(AAI)、气道高反应性(BHR)和迟发性哮喘反应的关键细胞之一。EOS浸润是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EOS的凋亡是其在气道的清除和哮喘气道炎症缓解的关键机制之一[2]。蔡彦等[3]观察纳子法电针治疗对哮喘模型豚鼠EOS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电针可明显降低豚鼠气道的EOS计数,而显著升高EOS凋亡率。郑茜等[4]观察了天灸血清对哮喘大鼠的影响,结果发现天灸血清可明显降低哮喘大鼠外周血和肺支气管组织中EOS的数量,具有与天灸疗法相类似的抗哮喘的作用。

针灸对哮喘的治疗作用与控制炎症介质的激活和释放息息相关。炎症介质主要包括组胺、白细胞三烯、前列腺素等,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气道平滑肌痉挛、气道黏膜水肿和气道黏膜的炎性损伤,还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其中,硫肽白三烯几乎代表慢反应物质的全部生物活性,是引起哮喘发病的重要介质之一[5-6]。邬继红等[7]对针刺“大椎”治疗哮喘的时效性进行初步探讨,由于血清中IgE与受体结合能释放多种炎症介质,结果显示,针刺大椎穴可使致敏豚鼠升高的血清总IgE含量明显下降,提示针刺能明显降低炎性介质的释放。

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炎性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都要受到各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对于能引起哮喘的细胞因子目前的研究主要有白介素(IFN)、干扰素(IL)、集落刺激因子(CS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张琳[8]通过研究,发现穴位埋线可通过降低IFN-γ的含量、提高IL-4的含量来调节哮喘大鼠Th1/Th2的平衡,间接抑制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进而控制了气道炎症反应,减少了炎性细胞浸润。姚红等[9]观察了穴位贴敷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等对哮喘大鼠的影响,结果表明穴位贴敷治疗哮喘可降低体内IL-4含量从而影响体内EOS的生长、趋化及激活过程。孙占玲等[10]发现膻中和后三里穴位埋线均可降低哮喘豚鼠肺组织中IL-5的含量,认为穴位埋线疗法通过降低IL-5的含量,进而抑制肺组织中EOS浸润,发挥抗气道炎症作用。赖火特等[11]观察了穴位埋线肺俞、定喘、足三里、尺泽对哮喘豚鼠的影响,结果发现穴位埋线可降低血清中TNF-α的含量,减轻哮喘豚鼠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对气道壁的损伤,达到干预气道重构的效果。

2改善通气功能

肺功能是哮喘发生的生理和病理基础。资料表明,针灸可有效改善哮喘患者FEV1、FEV1%、PEF、PEFR、FVC、V50、V25等肺功能指标[12],从而改善气道重塑,降低气道反应,控制症状,减少哮喘的发作。蔡志红等[13]通过实验对针刺“清喘穴”与针刺“定喘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治疗后PEF及PEF变异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表明两组针刺方法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吴耀持[14]用磁珠贴压并且按压耳穴平喘点治疗哮喘,结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测定显示FEV1及PEF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耳穴平喘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李巍等[15]电针肺俞穴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检测肺功能指标发现PEF、FEV1、FVC、 FEV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表明电针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远期疗效肯定。王又平等[16]对50例哮喘患者以肺俞、大椎、风门为主,采用针刺拔罐与针刺温灸治疗后检测肺功能,结果针刺拔罐、针刺温灸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而七项肺功能测定指标中, FEV1、PFR、FVC、V25、V50、V75等六项以针刺温灸组为高,其中,PFR、V50、V75与针刺拔罐组比有显著差异。杜宇中等[17]观察151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针刺及刺络拔罐治疗前后肺功能的PE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体疗效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显示了针刺及刺络拔罐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治疗效果是明显的。于雯[18]等观测火针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火针治疗后FEV1及PEF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提示火针可明显改善哮喘急性发作期肺功能指标,提高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

3调节免疫功能

哮喘的发生多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因此调节免疫功能是针灸防治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研究证明,针灸防治哮喘的机理主要是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凋亡、调节Th1和Th2细胞亚群平衡、调节机体免疫球蛋白(IgE、IgG、IgA等)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防治哮喘的效果[19]。杜传海等[20]以膻中、肺俞、定喘为主穴,采用针刺治疗哮喘40例,结果表明,针剌治疗能升高哮喘患者IL-12水平,降低IL-4、IgE水平,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达到宣肺化痰、泻肺平喘之功效。邬继红等[7]对针刺“大椎”治疗哮喘的时效性进行初步探讨,证实针刺大椎穴可使致敏豚鼠升高的血清总IgE含量明显下降,提示针刺对免疫功能具有较大的影响。王铮等[21]研究了穴位贴敷对哮喘大鼠外周血IFN-γ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穴位贴药后大鼠外周血IL-4含量显著增加,而IFN-γ含量显著降低。分析认为穴位敷贴疗法通过对哮喘大鼠外周血IL-4、IFN-γ这对拮抗因子的影响,间接调节Th1/Th2 平衡,抑制气道炎症,达到治疗哮喘的效果。张琳[8]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哮喘大鼠Th1/Th2平衡的影响,发现穴位埋线可提高哮喘大鼠外周血清中IFN-γ含量,降低血清IL-4含量,纠正Th亚群的失衡状态,从而调节气道高反应性,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4影响神经-内分泌网络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是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人体功能的重要系统。许多哮喘患者由于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而出现HPA轴的功能紊乱。研究表明针刺能有效地拮抗外源性皮质激素对HPA轴的负反馈性影响,而神经生长因子(NGF)可引起气道神经解剖结构和功能变化,促进气道神经末梢合成和释放递质,并能够增强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的表达,促进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在气道聚集,诱导其释放炎症介质,改变免疫应答的平衡状态[22-24]。王燕等[25]提出针灸各种疗法可降低哮喘患者血浆P物质含量,提高血管活性肠肽含量和皮质醇水平,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尤其对于改善激素全身性疗法产生的HPA轴的抑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张文彭等[26]采用宣肺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针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与肺功能变化。结果表明,哮喘患者在针刺治疗后机体植物神经调控作用明显加强,交感神经功能相对显著提高,同时肺功能出现明显改善,而这种效应在首次针刺后即已出现,经疗程治疗后则更加明显。

5调节核苷酸水平

环磷酸腺苷(cAMP)具有稳定支气管平滑肌膜电位、扩张支气管、预防哮喘发作等作用。环磷酸鸟苷(cGMP)能加速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刺激支气管黏膜下迷走神经感受器,从而促使支气管收缩,引起哮喘发作。细胞内cAMP及cGMP水平,特别是cAMP/cGMP含量的比值,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有重要的作用。针灸疗法可通过提高cAMP/cGMP含量的比值,扩张支气管、预防哮喘。杨剑波等[27]在对鱼际穴平喘机制研究中,发现针刺鱼际后肺脏cAMP的含量及cAMP/ cGMP含量的比值均有显著升高,最大通气量明显增加,提示了针刺鱼际穴与肺活动功能,特别是支气管收缩功能有密切关系。刘建平等[28]通过实验发现氨茶碱透皮制剂肺俞穴与膻中穴给药后可在2h内使血浆cAMP值趋于正常,在7h内使cGMP及cAMP/cGMP比值趋于正常。此外,表面蛋白A(SP-A)有调节炎性及过敏反应的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和正常的呼吸功能的重要物质。严兴科等[29]通过实验,观察哮喘大鼠肺与大肠组织SP-A mRNA表达改变及针刺对其的调节,发现哮喘大鼠的肺与大肠组织中SP-A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针刺显著提高了哮喘大鼠肺和大肠组织中SP-A mRNA的表达水平,且原络配穴法针刺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对针灸治疗哮喘的机制研究日益深入,屡出成果。但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清楚。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如:Treg/Th17的提出为进一步研究哮喘的免疫学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30],同时也为针灸治疗哮喘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另外,目前的研究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和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针灸治疗哮喘的机制研究发展前景广阔。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4):241-243.

[2]潘丰满.中医药调控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4):83-85.

[3]蔡彦,陈文裕,陈创荣,等.纳子法电针治疗对哮喘模型豚鼠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2):124-127.

[4]郑茜,周钰,宋晓平.天灸血清对过敏性哮喘大鼠外周血和肺支气管中EOS的影响[J].新疆中医药, 2008,26(2):12-13.

[5]谢怡琳.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201-204.

[6]韩明伦,黄金剑,王敏.T细胞亚群功能失调与临床疾病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5):438-440.

[7]邬继红,马惠芳,袁红,等.不同针刺频度对致敏豚鼠血清总IgE影响的实验研究[J].针刺研究,2006,31(3):303.

[8]张琳.穴位埋线对哮喘大鼠Th1/Th2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28-29.

[9]姚红,童娟,王铮,等.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表达的影响[J].针灸研究,2007,32( 2): 174-178.

[10]孙占玲,王伟.膻中穴埋线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 2007,42(7) :392-393.

[11]赖火特,付明举,唐纯志,等.穴位埋线对哮喘豚鼠血清TNF-α的影响[J].甘肃中医,2008,21(12):56-57.

[12]于璐,张燕,陈程,等.针灸对哮喘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0,3(2):147-150.

[13]蔡志红,董宇翔,刘放,等.针刺“清喘穴”即刻止喘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5, 25(6): 383-386.

[14]吴耀持.耳穴平喘点治疗哮喘及其对FEV1与PEF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9):7-8.

[15]李巍,谭洛,苗林艳,等.电针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与肺功能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4-8.

[16]王又平,高丽华.针灸治疗哮喘50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8,23(1):23-24.

[17]杜宇征,于涛.针刺及刺络拔罐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9):170.

[18]于雯,房繄恭,杨慎峭,等.火针对哮喘患者肺功能、IgE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四川中医, 2004, 22(12):9-11.

[19]于璐,张燕,陈程,等.针灸防治哮喘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615-617.

[20]杜传海,杨军平,邱丽瑛,等.针刺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清IL-12、IL-4与IgE水平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7):417.

[21]王铮,姚红.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哮喘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5) :417-420.

[22]刘国梁,林耀广.树突细胞与哮喘Th1/Th2失衡[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24(4):361-363.

[23]俞茹云,王彤,殷凯生,等.哮喘大鼠肺内感觉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布和密度的变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5,28(3):316-320.

[24]刘晓湘,曹德寿,齐金萍,等.神经生长因子对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MMP-2表达的影响[J].解剖科学进展,2006,12(1):38-41.

[25]王燕,刘艳艳,杨永清,等.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6,19(5):65-66.

[26]张文彭.宣肺健脾益肾针刺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 (9):799.

[27]杨剑波,徐清恒.针药并用治疗支气管哮喘96例观察[J].新疆中医药,2006,24(3):36-37.

[28]刘建平,杨彬,冯泽君.氨茶碱透皮制剂的穴位效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 (4): 37.

[29]严兴科,张燕,于璐,等.针刺对哮喘大鼠肺与大肠SP-A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医研究, 2012,25(4):59-62.

[30]龚臣,邓静敏.Th17/Treg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2013,7(3):41-45.

(收稿日期:2014 09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