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人员的心理压力及干预措施

  • 投稿宇航
  • 更新时间2018-03-03
  • 阅读量926次
  • 评分4
  • 28
  • 0

  [摘要]医学检验人员长期从事高压力、高风险及高强度的工作,极易出现心理性疲劳,从而降低检验结果质量,影响医师的诊断结果。因此医学检验人员心理压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该文对检验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干预对策建议。


  [关键词]心理压力;医学检验人员;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2(a)-0026-02


  [Abstract]Themedicalinspectionstaffaresusceptibletosufferfrommentalfatigueduetolong-termhigh-pressure,high-riskandhigh-intensework,thusreducingthequalityoftestresultsandinfluencingthediagnosisresultsofphysicians,therefore,thementalpressureofmedicalinspectionpersonnelarousetheattentionsofvariousfieldsinsociety,andthepaperanalyzesthementalpressureofinspectionpersonnelandpointedlyputsforwardstheinterventionstrategies.


  [Keywords]Mentalpressure;Medicalinspectionpersonnel;Interventionmeasures


  心理压力即为人们心理在刺激性事件影响下所承受的不同负荷,从而产生各种不良身心反应。而有研究[1]认为,压力即个体和超出其能力范围,危及到他们身心健康的交互关系。相关学者研究报道可知[2],医学检验人员在工作压力下,其强迫、躯体化、焦虑、饮食和睡眠等各因子分都超过全国常模很多。医学检验存在工作环境单一、职业暴露及重复性强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着检验人员的心理健康,极易产生隐患。因此,探究医学检验人员心理压力具有医学价值。


  1检验人员存在心理压力现状分析


  从心理压力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社会方面


  1.1.1检验人员的待遇及地位偏低从社会现状来看,对医生普遍比较尊重与承认,但是检验科属于辅助科室,检验人员往往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与回报。在传统因素影响下,检验科只是落实医嘱,抽血化验检验结果,患者及家属大多认可医生的刀和药,而未重视检验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而且检验人员超负荷劳动,但是却无法得到相应报酬,经济收入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让检验人员存在失衡感,必然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1.1.2晋升比较缓慢在晋升及提拔等各种问题上,检验人员占比低于临床,即便是各项要求均达到标准,还需要等待好几年才能够晋升,必然影响检验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感觉前途渺茫,于是许多人员选择跳槽、转岗及转型等,随着人事制度不断改革,检验人员还必须要接受许多考核,压力源逐年呈上升趋势。在激烈的竞争下,许多学历低、年龄大的检验人员存在心理失衡。


  1.1.3医患矛盾逐年增加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通过法律维权的意识不断提高;从现实来看,各种医疗纠纷逐年上升。而且由一些性格暴躁的病患者或家属,稍有不如意就对检验人员大声辱骂或投诉,无形中增加检验人员的心理压力。


  1.2职业方面


  1.2.1工作环境医院的环境比较复杂,充满着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检验人员每一天都要面对大量标本,每份标本中都可能带着不同的细菌或病毒,只要出现暴露就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危害。如今,分析标本基本上都是仪器完成,每一个房间均堆满各种电脑和仪器,而仪器运转必然会产生噪声与辐射,甚至还会产生大量气溶胶,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还有一些检验室通风不良、缺少阳光及化学试验用品较多,必定增加检验人员的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1.2.2工作压力大、风险高检验人员每一天都要核发许多报告单,每份报告均记录着患者病情信息,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及转归具有重要作用。对检验人员而言,错发或者迟发报告单都可能出现误诊,而且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因此检验结果必然不断变化。有一些医生凭借个人的经验判断,轻易作出结果不准的结论,不仅是医生失职,也会伤害检验人员。长此下去,必定会损伤检验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对工作丧失兴趣,加重检验人员的心理压力。


  1.2.3职业要求高随着医学模式不断改变,人们对检验人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檢验人员专业知识丰富和操作技能娴熟,还必须要对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与储备。同时还要掌握一些维修医疗器械方面的知识。超负荷的工作已让检验人员疲惫不堪,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影响检验结果。


  1.3个人因素


  1.3.1家庭因素子女、经济及赡养老人等各种问题均会给检验人员产生一些心理压力。检验人员大多是女性,在工作中要承担男性相同的工作任务与职责,还会兼顾家庭重担,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与精力,加之女性本身感情脆弱、高焦虑倾向及感情细腻,感受事物较为深刻,面对工作与生活压力时极易产生情绪波动。而男性常因收入低,缺乏成就感等各种原因,都会产生心理压力。


  1.3.2适合支持系统差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减弱或者缓冲心理压力;检验人员常常埋头奉献、默默无闻,社会不能充分认可其劳动成果,加上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让检验人员情绪低落,身心疲惫。


  2医学检验人员心理压力的干预措施


  从心理压力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因此还需要结合医学检验实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2.1检验人员方面


  2.1.1正确认识检验工作检验人员要对检验工作准确定位,寻找自我平衡的支点,心情不畅时要寻找平衡支点,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出现紧张、焦虑及忧虑等各种心态时,要及时分析根源,承认存在负性情绪。同时还要理智、冷静地进行自我分析,寻找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消除对策。


  2.1.2增强自信心自信心能够提高检验人员的抗压能力,要正确面对压力,积极选择合理的应对措施,不能过分苛求个人与他人,要常常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学习和努力工作减压。


  2.1.3提高自身的素质建设检验人员要多学习,多参加各种新项目、新技术等培训,提高自己的心理学、人际交往、社会学及计算机网络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


  2.1.4选择合适方法缓解压力当检验人员心理压力过大,如果一味采用克制是无法达到缓解效果,因此就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缓解方法。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倾诉,因此医院应该定期组织检验人员开展交流沟通,倾听检验人员的倾诉,同时检验人员也可适当对他人倾诉,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支持与帮助,调节紧张情绪,逐渐恢复自信[3]。也可以选择放松训练等各种心理训练缓解压力。


  2.1.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方式能够确保身体健康,能够增强抗压能力。而且爱好、运动及兴趣,以及良好睡眠不但可以确保身体健康,还能降低焦虑与忧郁,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2.2医院方面


  医院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检验人员的心理压力,要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检验人员深造与晋升的机会;采取有效措施激发检验人员的工作热情;日常管理中以“以人文本”为理念,关爱检验人员,尊重检验人员,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检验人员的心理压力。


  2.2.1增强检验人员心理素质医院应该通过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增强检验人员心理素质,给予积极引导,在检验部门形成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并要给相关人员提供宣泄的时机与环境,理解与关心检验人员的日常状况。


  2.2.2形成科学用人机制要形成唯才任用的用人机制,合理规划检验部门的编制,改变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确保检验人员具有充足的睡眠;并要多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劳逸结合缓解检验人员的心理疲劳。


  2.2.3加强检验部门内部沟通管理医院要定期或不定期在检验部门召开探讨会,和检验人员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检验人员的真实想法以及心中的困惑,从中寻找问题的根源并有针对性采取化解措施,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提升工作效率。


  2.2.4加强检验人员的职业规划医院应该把检验人员个人发展归并到医院的发展总目标中,形成双赢局面。这样不但能够缓解检验人员的心理压力,还能够提升检验绩效。同时还要组织各类相关的沟通培训,培训新理念、新技能及压力管理等,引导检验人员正确认识心理压力,充分认识压力引发的危害性,掌握其应对措施,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4]。


  3结论


  随着医疗体制不断改革,医学检验引入各种新技术及新设备,临床诊断中更加依赖检验数据。因此,医学检验就必须要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及工作效率,才能够满足临床所需。在这种形势下,检验人员必然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自然就会承担更大的压力,不但影响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检验质量。就需要深挖心理压力根源,有针对性采取干预对策,调整检验人员的心理状态,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和檢验质量。


  作者:杨超

    [参考文献

  [1] 冯磊.医学检验人员职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1,30(4):95. 

  [2] 刘锐.医学检验人员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12(14):79. 

  [3] 彭坤,王易振,张静文,等.构建以病例为主导的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互动平台[J].重庆医学,2014,7(28):3832-3833. 

  [4] 岳锡宏.医学检验人员身心健康状况的胡查与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8(2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