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科医学专业本科培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22
  • 阅读量11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2014年11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要特别加强儿科、精神科等临床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通过走访、调研并分析我国儿科医师社会需求的现状,探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儿科医学专业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培养模式;考核体系;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01-0051-03


  1998年,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草案),临床医学由原来的五个专业调整为临床医学一个专业,儿科医学专业即停办。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侧重于以优质及特色取胜,塑造新世纪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分设儿科医学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尤为重要。


  一、儿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走访调研


  我院针对目前儿科医师缺乏的实际情况,通过调研国内两所开设儿科专业的医科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学习其成熟的培养经验及管理模式,并参观其儿科技能实训室,为我院儿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借鉴并积累宝贵的经验。


  (二)专科医院人满为患,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科诊室萎缩


  由于儿科医师高风险、低回报的就业现状和教育部对儿科医学专业停止招生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医学院校毕业生鲜有人愿意从事儿科诊疗工作。以天津市为例,在53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有20所不设儿科床位,3个医学中心有儿科床位82张,5个区域医疗中心有儿科床位110张。此外,儿科的二级学科只有内科。综合医院儿科萎缩,专业人才断档,高水平儿科医师匮乏,儿科诊室设置不全,诊治能力下降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儿科卫生专业的发展。


  二、儿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导向失衡,致儿科医师缺乏


  1998年,国内医学院校陆续撤销儿科医学专业,只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设有儿科专业方向。统计显示,在停办的十余年间,全国儿科医师的数量只增加了5000人。最新研究表明,中国0岁~14岁的儿童超过3.2亿人,而每千名儿童有0.2598个儿科医师,美国则为1.4588个。参照美国的标准,中国儿科医师的缺口达20万。


  目前,我国本科培养阶段对于临床医学不设专业方向。现仅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十余所儿科教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医学院校继续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医学)的模式坚持儿科专业人才培养,每年共招生四百余人。天津市的医科院校暂无本科层次的儿科专业招生,这说明天津市培养儿科医师的任务更加紧迫。


  (二)现实因素影响,致儿科医生缺乏


  综合医院出于经济效益、医疗风险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忽视儿科诊疗方面的建设,造成人员梯队断档,二级以上医院儿科医生人才队伍日益萎缩。具体原因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儿科专业教育介入晚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于2013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中按照专业动员、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筛选出60人左右重新组班,作为儿科专业的特需人才进行培养。现已有两届在校生,共计105人。但这些学生在进入儿科专业学习之前,没有接受过儿科专业思想教育,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儿科学研究目的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对儿科专业的特殊性缺乏认识。


  2.缺乏完善的培养方案


  随着国内医学院校陆续在本科阶段取消儿科学专业,其培养方案也随之调整。多数医科院校对于课程设置本着突出重点、保持特色的原则,对专业性强、适用面窄的小儿外科学和小儿传染病学学时大幅度削减,同时将小儿内科学与内科学中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增加内科学的课时数。


  3.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儿科专业切实有效的考核体系不健全,内容多侧重临床医学专业,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及实践中具体因素的制约而没有儿科专业特色的考核。


  4.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


  独立学院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教育机构,是本科第三批次录取,即大家常说的“三本”。学生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负面情绪从在校就读一直延续到就业竞争中。同时,由于独立学院在社会上存在时间短,大众认可度不高,也加重了学生择业时不自信的心理。如此,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日益凸显,在择业时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找到工作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三、儿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政策引导为首要,加强儿科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儿科专业人才缺口大,现行培养体系与儿科特征脱节。在2012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世界健康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两岸三地”儿科住院医师培养研讨会上,专家呼吁医疗行政机构应当正视儿科医师紧缺和培训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医改政策应向儿科倾斜,支持儿科从体制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完善。


  2014年11月,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各类医学专业协调发展,特别要加强儿科、精神科等临床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可见,国家已开始关注儿科专业人才缺乏的现实。作为医学院校,我们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尽快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儿科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二)院校联动,医教协同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作为独立医药院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应积极开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现有2010级和2011级儿科专业学生共计105人。2014年与天津市儿童医院签署教学医院合作协议,由该院对我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有志从事儿科工作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1.早期介入儿科专业教育


  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即开展有关儿科专业的系列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如聘请我市儿童医院专家来学院进行专题性质的专业讲座;或从学生中选拔对儿科专业感兴趣的代表,利用寒暑假去儿童医院开展早期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对儿科专业有深层次的理解,为三年级的儿科专业储备优秀生源,避免以往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的现象发生。


  2.调整培养方案,积极改革儿科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上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即在本科五年制的教学计划中,三年半为理论学习,一年半为临床见习、实习。三年半的理论学习时间分配上,前两年半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趋同,后一年逐步向儿科专业方向分化,开设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小儿传染病学、儿童保健学及儿科技能实训课等专业性强的课程,使儿科专业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就业的适应性。


  3.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本着医教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则,在我院三年级儿科专业学生确定后,从教学医院的儿科临床科室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医师作为其导师,即本科生导师制。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探索育人的新模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导师要对学生学习期间的各个方面负责,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临床技能训练。同时,向儿科专家请教,共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细化考核内容,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为儿科专业学习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4.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儿科医学专业的学生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要学有所长、学有所专。课程设置增加儿科专业必修课,在实践教学环节除去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的实践内容,还要加重儿科实践力度,在市儿童医院见习、实习,感受并体验儿科医疗现状。儿科专业的学生在取得临床医学毕业证、学位证的同时,会额外获得相关机构颁发的儿科专业专修课程的合格证明书,为学生就业成功几率增加筹码。使学生奠定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进一步拓宽专业培养途径,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总之,儿科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开启,是适应社会、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是适应我国儿童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社会在进步与发展,对儿童医疗卫生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医学教育已察觉到社会对儿科人才的需求信息,我们通过调整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及培养模式等改革措施,跟踪两届儿科班学生的教学、实习情况,发现早期接触儿科医疗模式的引导作用很有必要,同时,结合专业所需开设儿科医学必修课程及强化儿科实践,对毕业后从事儿科医师工作的帮助效果显著。依托教学医院雄厚的教学资源,相信我们一定能培养出数量更多、素质更好、质量更高的儿科医学专业人才。


  作者:张晓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