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异同整体提升——“对比阅读”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投稿苗久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61次
  • 评分4
  • 53
  • 0

章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里重点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这也是第三学段阅读教学要突破的重难点。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点是否引起一线教师应有的重视呢?我们在对三所学校五、六年级35位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只有23%的教师明确第三学段的阅读重点是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近7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文章是“怎么写”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尝试着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进行“对比阅读”,即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帮助学生看到差异和共同点,把握文本的特征。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比较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从一篇课文的学习发展到两篇文本,打破了“教课文”的局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对比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怎么写”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在第三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对比阅读”呢?

一、相似题材的对比阅读——同中求异

人教版的课文多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不少课文之间都既有相同的“共性”,又具有相对的“个性”。通过比较来了解它们的异同,对于整体把握教材、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以儿童的视角,充满童趣的笔触,用几件具体事例表达了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与此相对应的,五年级上册中的《松鼠》一文,则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课堂上,我们把这两篇课文作为对比阅读的教材。

师:《跑进家来的松鼠》向我们描述了一只可爱的、灵活的松鼠。其实,五年级的语文书里有一篇课文,也是描写松鼠的。

生:布封的《松鼠》。

师:请拿出这两篇课文。比较一下,这两篇课文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一边比较,一边填写这张思维导图。

师:看看这张图,相同的部分应该填写在哪里?不同的部分应该填写在哪里?

生:相同部分应该填写在当中重合的部分,不同部分填写在余下的地方。这是我们在科学课里教过的思维图。

师:明确怎么填了?请先快速默读课文,自己想一想这两篇文章的异同。一会儿四人小组讨论填写。1号、2号同学总结,3号同学填写,4号同学汇报。

(学生认真阅读,合作填写)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请每组的4号同学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认为,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都是写松鼠的《跑进家来的松鼠》是写小松鼠和人的事情,《松鼠》是说明文。

师:我发现这组概括得很简洁。他们认为的共同点是两篇课文的写作对象是相同的。对于他们完成的思维图,还有没有补充?

生:我们小组发现,《松鼠》中在介绍松鼠的习性时,用一个小节来介绍松鼠是怎么搭出干净又暖和的窝;而这搭窝的习性在《跑进家来的松鼠》中,是松鼠偷了哥哥的手套和奶奶的头巾来垫窝的事。

生:《跑进家来的松鼠》用了小松鼠贮存冬粮、晾晒蘑菇、垫窝三件具体的事来描写小松鼠的可爱。

生:《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师:还记得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吗?

生:比一般的说明文要有趣生动,多用比喻、拟人的方法。

师:请你们把这些内容补充到思维图中。

师:刚才,我们总结了这两篇课文的异同。原来,同样的写作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写,可以用说明文的形式来介绍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惯,也可以写和小动物相处的具体的事例,同样都能写出小动物的特点。现在,请各小组修正自己的思维导图。

对比阅读由于引进了两篇阅读文本,原本碎片化的阅读开始向整体性、结构性的文本阅读转化。简单的思维导图的呈现,帮助学生清楚两篇文章的异同。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同样的写作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来写,同样都能写出小松鼠的灵活和可爱。这样的发现,也为学生的习作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似题材文本的对比阅读最为常见。人教版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都是按一定的主题编排,单元内课文具有相似性。如六年级下册的外国名篇名著单元,就可以安排《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对比阅读,比较作者在表现儿童悲惨命运时,用了哪些不同的表达方法。第三学段的文本中还安排有阅读链接。如六年级下册中的《北京的春节》一课后就有阅读链接——梁实秋《过年》和斯妤《除夕》的节选。这些“一事多写”的文本若能进行对比阅读,能帮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对同一件事不同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对比阅读是培养发散性求异思维的绝好方法。

二、不同题材的对比阅读——异中求同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辨别、筛选,揭开不同题材的文本的表象,找寻它们共同的特征。它培养的是学生收敛性的求同思维,目的在于找寻两篇不同题材的文本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共同点,从而迅速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

从第二学段的《太阳》开始就出现了说明文。此后,在每一册语文书中都安排了一篇或一单元的知识性比较强的科普性说明文。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就安排了一组说明文。在学习了《新型玻璃》之后,我们安排了选读课文——说明文《太空“清洁工”》,将这两篇文本进行对比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说明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师:刚才,我们列出了这两篇文章的结构图。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两张结构图,你们发现科普说明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说明文为了说明某一种事物,会从几个方面说得很明白。《新型玻璃》给我们介绍了四种不同功能的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太空“清洁工”》是按三个部分来介绍太空清洁工的。

师:是啊,科普说明文的条理都很清楚,让读者能很明确地了解要说明的对象有哪些特征。那么,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又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句来说说。我们可以采用四人小组的形式来学习。请每组的4号同学汇报。

生:我们小组发现,说明文会用上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我们在《新型玻璃》里找到这一句: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在《太空“清洁工”》里找到这一句: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

师: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

生:我们小组发现,说明文的语言很有趣,会用上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新型玻璃》里说:“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太空“清洁工”》里说:“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读着觉得很有趣。

师: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得说明文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了。

五上年级的学生对说明文和说明方法并不陌生。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两篇说明文的结构图后,指导学生发现说明文在行文表达上的特点——条理清楚。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发现说明文语言上的特点——语言准确、生动有趣。

“异中求同”的比较阅读的方法还可以从语言角度、表达方法的角度对两篇不同主题的文章作专题总结。如六年级上册中的《穷人》就可以和《我的战友邱少云》从心理活动描写的角度作对比阅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描写的方法。

三、同篇文章的对比阅读——比较侧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第一次把“教科书编者”放入阅读教学的“对话者”之中。因为教科书的编排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接受能力,更要考虑单元主题和篇幅长短。因此,每篇文章被选入教科书后,都会有适当的改动或增减,以呈现出独特的教学价值。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略读课文《桂花雨》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作品,无独有偶,这篇教材也被选入了苏教版教材。这两篇文章虽然同出自琦君的散文《故乡的桂花雨》,但经过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改编,两篇文章各有侧重。这样的文本也可以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

师:其实,《桂花雨》这篇文章不仅我们这册教材里有,在苏教版教材中也有。请大家细细读读这两篇文章。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吧!

生:我发现,苏教版《桂花雨》中描写“摇桂花”的段落写得比我们课文中的详细多了,我感受到了作者童年“摇桂花”的快乐。

生:我发现,我们书里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苏教版《桂花雨》中没有的。

师:大家仔细看看,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母亲在台风来之前担心桂花被吹落。

生:母亲还唠叨着要把桂花送给邻居。

师:这篇课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都在写桂花的香气,而第三自然段却是作者回忆小时候母亲在台风来之前担心桂花被吹落,还唠叨着要把桂花送给邻居。这样的写法叫“插叙”。

师:这段插叙,为什么苏教版的《桂花雨》中没有写呢?

生:苏教版教材中的《桂花雨》重点写童年摇桂花的快乐,这个和母亲的担心和唠叨没有太大的关系。

师:是啊!人教版教材中的《桂花雨》表现的是思乡的主题,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桂花树下浓浓的乡情香。而苏教版里的《桂花雨》突出的是童年的快乐。同样的一篇《桂花雨》,根据表达主题的不同,文章的侧重点就有所不同。

同一篇文章,由于教材单元主题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教科书编者对文本的改编,为学生平时作文如何选材做了很好的范例。人教版第三学段的课文有很多是名家名篇。这些名家名篇的作品在选入教材的时候,都经过教科书编者精心的改编。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等方法来学习、比较教科书编者改编的侧重,领会选材对表现中心的重要性,为学生作文如何选材打开思路。

需要注意的是,比较阅读不同于以丰富阅读体验为目的的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辅助方法之一,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对比文本,或者比较阅读与其他方法相比并没有优势,我们不建议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为了比较而比较,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实效。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湖小学3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