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来的精彩——语文课堂“问题串”的思考与实践

  • 投稿菠菜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96次
  • 评分4
  • 34
  • 0

江苏高邮市龙虬镇张轩小学(225604) 郭长清

课堂提问是启迪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随意性较大,显得零碎,妨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问题串”的方式,将课堂提问进行梳理和整合,提高课堂提问的针对性、逻辑性和有序性,是优化课堂形态的必要举措。

一、指引性——“问题串”的引导方向

“问题串”中的表达措辞要明确清晰,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结构特点,有的放矢,让学生能根据“问题串”的指引有所思、有所得,让“问题串”推动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课文《翻越远方的大山》,文章通过描写刘翔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只有付出艰辛努力才可能获得成功。我紧扣文中最后一句“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远方的大山”,设计了如下“问题串”组织学生展开思考:

(1)“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把约翰逊比作大山?(奢望)

(2)“奢望”是什么意思?“遥不可及”呢?你从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3)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能读出“更别提”背后的意思吗?

(4)此时,刘翔是怎样的心情?

这样的一组“问题串”,仅仅围绕着文末那一句“点睛之笔”,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寻找这一句话背后蕴涵的深刻内涵。通过抓住关键句进行逆向分析,指引学生将感悟重点落在刘翔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上,使得教学流程格外流畅简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联性——“问题串”的整体合力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整体,在设计“问题串”时要发挥文本内容的整体功效,设计出的“问题串”应目标明确、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展开谈论与思考,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阅读体验。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三顾茅庐》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中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礼贤下士的精神,我将文中三句比喻句重新整合聚拢在一起,组织学生在反复诵读品味中进行思考和想象:

(1)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似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2)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3)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由于这三句比喻句散落在文中,如果分散教学则显得较为繁琐且学生也难以形成整体认知,因此我将这三句话集中呈现,再通过以下的“问题串”进行整体思考——

(1)这三句话分别将什么比作什么?

(2)在这三句话中分别体现了刘备怎样的心情?

(3)刘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变化?

在这样一组问题串的引领下,学生能够将整个故事情节前后贯、通融为一体,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对待人才迫切渴求、真心敬重的刘备形象。

三、层次性——“问题串”的阶梯深入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问题串”的提出,必然要遵循先易后难、逐步深入的原则。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问题串”进行分阶段的划分,让学生在渐进的思考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逐步抵达成功的彼岸。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文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李时珍师徒在破败的古寺中休息一晚的经历,反映了李时珍严谨认真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围绕着“苦”,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由浅入深的若干组“问题串”,让学生深刻感悟到一代医圣的伟大之处。

层次一:感受生活之苦

(1)李时珍师徒俩为了察访药材,他们每天就一直走到什么时候?走到什么地方?

(2)在李时珍师徒住宿的那间古寺,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的破败?

(3)“他们掏出干粮,开始啃晚饭了”,为什么文中要用“啃”而不是“吃”或者“咬”呢?

层次二:理解工作之苦

(1)师徒俩辛苦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为什么还没有休息?

(2)当李时珍遇到了两种药性不同但形状相似的药草时,他是怎么做的?

层次三:感受苦中之乐

(1)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为什么却仿佛听不到古寺外呼啸的山风和猫头鹰的尖叫呢?

(2)如果此时你看到那一轮圆盘似的月亮,你会对李时珍说些什么呢?

这三个层次,从较为浅显的生活之苦到需要心灵体悟的苦中之乐,教师循循善诱地领着学生走近这样一位慈祥的长者、严谨的医者和为民造福的善者。随着学生从“苦”中渐渐品味出不同的滋味,李时珍的鲜活形象和独特魅力也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

“问题串”强调了课堂提问的系统性,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它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充分细致地整合课堂问题,让课堂提问成为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纽带,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从“有效”到“高效”不断迈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