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电教体验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08
  • 阅读量68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电教装备的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边远农村语文教学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教学体验。智慧不会与枯燥做朋友。电教设施的应用,为农村语文学科提供了鲜活的知识之源,架起了教师、学生和知识之间的兴趣之桥,打开了一扇愉快的教学体验之门。


  关键词:知识之源;兴趣之桥;教学体验;电教装备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一种空前的知识爆炸时代。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教学,其目的都是使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教学体验,储备更为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一、知识之源


  小学生作为独立的学习主体,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获得知识。(1)书本。书蕴含知识的多少,不言而喻。(2)文献。文献当中的知识是精粹,是创造,是智慧的闪光,是最前沿的知识。(3)交流。交流的方式有很多,最基本的就是交谈。“三人行,必有我师。”知识不是个人的,头脑风暴法为人们所知,很多思想的碰撞,最后成就解决问题的方法。(4)电视、报纸、杂志。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眼界。(5)网络。网络第一时间告诉你最有价值的消息,要想不被信息社会所淘汰,网络链接必不可少。


  然而在贫穷的边远地区,由于其身体素质(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环境限制,农村小学生通过直接的实践获得的知识是非常少的;间接经验,也就是课本、课堂就成为其获得知识的最重要途径。课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现代教育,教育均衡化的发展,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电教设施出现在农村小学课堂上,丰富了语文学科获取知识的途径。课文中的山水奇景、花鸟鱼虫,皆可直接映入学生的眼底,使他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二、兴趣之桥


  教师作为教授方,进行教学活动必定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计划来组织开展的。这就使得教学活动易流于程式。黑板、粉笔、口语表达、备课笔记,这种模式的教学我们都不陌生,然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种程式如果坚持几十年一成不变,难免会消磨教师的教育热情。热情不再,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也将不复存在。学校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如果没有爱,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必定是死板、木讷,没有情趣和爱心的。这样势必导致社会文明的倒退。


  现代化教学装备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教育兴趣与热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一方面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教学产生了兴趣与期待。那一堂堂富有激情的示范课,给我们做了激情示范,也让新授课教师产生一种“欲与专家试比高”的热情期待。


  学生作为学受方,动态的画面演示、直观的视觉刺激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收获知识。引人入胜的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只有感受真切、入境、情真,才能更好地学习。《祁黄羊》《诺贝尔》《田园诗情》《九寨沟》《泉城》《天安门广场》《二泉映月》《月光曲》……无论是历史久远的人物,异国他乡的角色,还是自然界的山山水水、森林草地,都一下子通过显示屏幕推到学生面前;无论是山谷的水声,还是名胜的壮观;无论是二胡的凄婉,还是钢琴的优美,学生都能亲耳听到……电教装备,使得语文课堂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形象的真实感触手可及。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都更为关注,获得的知识也更加细致、真切、敏锐。


  三、愉快的教学体验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是这样描写爱因斯坦的外貌的:“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这几个句子告知我们爱因斯坦的样子,然而学生接受能力有所不同。有的说:“爱因斯坦是一个邋里邋遢的人。”有的指出:“爱因斯坦可能很瘦,眼睛都深陷了。”还有的根本就无法形容出他的样子。在一节课中,因为一个外貌的表达,而出现了短暂的断点。大部分同学感到学习中的挫败与不愉快。为了避免发生这种大部分学生不能流畅、愉快体验教学的情况,现代教学装备技术的应用就十分必要了。


  一堂完整的多媒体课,能够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变化,使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当学生随着故事发展,他们会发自内心地哭泣、微笑、憎恨、爱恶,再让他们说,他们就会争先恐后地表达。这样的教学体验是学生自己痛快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在这种教学体验中,沒有沉闷的学习,没有强制,没有指令,完全摆脱了被动应付的状态。


  思考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这种流畅的学习体验,愉快的教学氛围深深地烙印在了少年人的脑海中。尤其是那些中差生,他们也能够体验到教学中的愉快和成功感。


  电教装备的合理使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知、情、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丁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