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考核研究

  • 投稿沐子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448次
  • 评分4
  • 70
  • 0

苏 莉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4)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以及财政改革逐渐深化,对单位、国有企业等的财政预算的管理要求逐年提升,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严谨的预算监管机制,保证资金的高效运转和使用效率,不仅是本单位得以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科教、文化、体育事业的建设。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以何种方式开展预算管理,激励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行为,是单位提高单位创造性的重要研究方向。所以,文章主要探讨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行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笔者的理解给出了几点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望对单位的预算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业绩考核;稳步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257-02

收稿日期:2015-03-12

作者简介:苏莉(1977-),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会计师,主要研究企业财务管理和农村村级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内容和意义

截至4月23日,全国24省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成绩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河北宁夏逆袭。不言而喻,对于数字控的业绩大比拼时代,怎么提高本区域的指标排名和影响力,这对于吸引更多的人才、物资来发展区域经济、加强人文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提供社会服务的这些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稳定、良好发展,是一个区域社会服务水平、经济发展的体现,所以加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管理,保证其高效运转是最基本的要求。

预算管理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内容,是推进财政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预算管理是集财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等为一体的全面预算,是进行单位资产优配、资金的有规划投放的举措,可以调动单位各层次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预算管理有着其明显的优势,是管理者协调、管理职工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编制单位预算,就是各部门、分级单位在制定活动、项目计划,行政单位管理者和国家政府等管理者可以根据计划来评估具体行为的可行性,进而形成资金支撑决策;另外,综合各个部门的预算,可以让管理者从宏观上把握整条资金链,有效提高资金的运转;再者,编制预算,这是实行业绩考评的基础,可以考核预算目标、计划的实施程度,资金的有效利用等指标来配合单位内部的绩效考评,进而激励员工工作热情。所以,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通过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计划,结合业绩考评机制,进而推进单位的整体运营,提高社会服务的效能和质量,为区域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现状综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的良好效益

首先,编制财政预算和执行预算管理是一种行为约束准则,可以规范财政资金的支出,有效地控制了资源、资产的浪费和风险。其一,预算的编制包括了所有的财政资金收支计划,是往后长时间的活动、项目开展的规划和预算,是单位资金安排和划拨的参考,有严格、规范的审批形式,防止一些部门的随意申报项目、报销行为等,减少了一些单位的因局部利益而套取财政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是提供社会服务的所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国家财政直接全额拨付工资,通过对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各自记账,严格根据预算来拨付支出,对单位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性。

再者,有利于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宏观调控,增强了国家财政的监督力度。国家财政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对行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方便国家财政完善政府收支管理制度,另外,集中的资金权力把握,有利于政府对资金的规划和解决分配不均,同时,对于特殊项目、地区的资金需求也能高效满足,这是加强政府的调控职能,保证政府的地位的有效途径。

最后,实行预算管理,采取资金的集中支付,大大增强了资金的流通效率和效益。财政预算的深化改革,国家财政的统一拨付、监管,辅之于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加强了政府对资金的跟踪和检疫,充分实现了资金的价值,保证项目、投资活动等夯实和优化,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监管开支,节约了成本。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美中不足

首先,我国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预算计划质量得不到保证。一般说来,预算编制需要结合单位以往年份的运营和当前单位的自身发展做出今后的规划和战略部署,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获取信息和作出评估,不过就如今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仍有不部分的事业单位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就做出预算计划,导致对预算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性评估比较匆忙,另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部门对单位内部的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项目开支没有结合市场动态来作预测,不乏多报项目开支、虚报收入等现象,降低了预算计划的可靠性,质量得不到保障。

再者,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的贯彻和执行程度不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编制的预算计划不重视,加之政府、财政部门因为不可避免的条件限制不能实时对资金的跟踪管理,而政府投入和绩效考核也尚不完善,使得一些单位申请得到财政拨款后,就出现资金的随意使用。网络等媒体不断揭露的公款旅游、隐形福利、公款吃喝等,正是这些单位缺乏对资金的尊重和预算意识,导致了民众对行政岗位的“铁饭碗”贴标签。何时才能缓解甚至杜绝这些挤占公共财产,铺张浪费的行为,让民众重新认识“铁饭碗”并不是因为在这样的岗位,而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去到哪儿都可以有饭吃。

最后,财政支出结构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不仅仅是行政事业单位,就是我国的其他大中小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预算末期“突击花钱”老生常谈,主要原因包括:项目开展财务和业务没有一体化,资金的支出相对落后,导致开支报销等划拨逐步后退,加大了年底财务审核、资金调度难度;另外,也存在一些单位预算没花完,出现的隐式福利、突击补贴等现象司空见惯,资金的支出结构不合理,降低了资金的经济、社会效益,容易刺激单位作假账套取公共资产,为内部员工“谋福利”,这是极容易滋生腐败,诱导单位的不健康运转。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的思路

(一)推行财政投入和业绩考核相联系的机制

来自新京报消息,就在2012年,来源于九三学社登载的《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仅一年的公款吃喝开销超过3000亿人民币,假设平均一个饭局开销一千元,那么全国一年的公款饭局就将近3亿,每天有超过80万个!这组数据一出,全国沸腾,尽管“开销不问出路”,但每个官员、职员应该反思,“革命不是请吃饭”!所以,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觉得最主要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管理的随意性导致的,单位没有认真认识到资金的价值,缺乏政府投入和产出的效益评估相联系的机制,政府给以的资金投入绝不是让人去吃喝嫖赌,而是为民谋福,用之于民的。所以,政府一定要推行投入和业绩考核相联系的管理模式,间接督促行政单位把每一分钱用到实处,保证资金的价值得以实现和体现。

(二)深化节约意识,实现精细化预算计划

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政治体制,决定了单位的收入必须全额归属财政部门,而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权责局限于财政预算范畴内,大部分既得收益存留于专户中,引发了一些单位虚报收入的不良行为;此外,对于结余的单位预算,也相当于要归还于财政专户,所以一些单位就宁愿给内部职工发放“礼品卡”、“员工年终福利”等,而不会自愿归于收入上交财政专户,所以,“小金库”现象、支出结构不平衡也由此诱发。因此,亟需改善当前的疏漏管理环节,激励单位编制精细化的预算计划,增强成本观念,自觉节约财政资产,正确认识资金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在这个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对参与预算编制、管理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参与成员的财务水平。通过对参与人员进行知识结构的完善,加深管理者对预算管理需要的认识,重视预算计划编制成员的职业素养,加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激发他们肩负起审核、监督本单位经济业务开展的合法性、有效性、真实性的职责,充当政府、财政部门跟踪、检疫资金动向的有效工具。

(三)完善资金流动的监督、跟踪体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保证财政资金干实事、单位谋发展的重要途径,单位应该根据《预算法》的要求和规范,严格执行各种预算章程和行为准则,政府要不断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完善预算编制,综合区域、历史条件等制定对应的支出控制标准和原则,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此外,政府、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要共同配合外部监督,配合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对挖掘出的赃款、黑款、“小金库”等要进行披露和批评,严格查处非法经济行为,清理和扫除财政改革的不良障碍和因素;再者,在法律、规范的约束下,要结合一定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预算支出责任制,专人专项负责每项支出的审核和跟踪,计入考核指标;其次,对于一些预算和支出差异明显的项目,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要特别重视,组织专人专项调查,分析不协调原因,尽量克服;最后,加强对支出资金到账管理,保障项目资金需求的满足,特别是重大项目、重点单位的研发、实验资金,要保证项目、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服务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在岗职工肩负着国家赋予的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国家全额拨款支付其工资,保证职工的基本生活,进而更好地履行“人民公仆”的角色,只有所有的在岗职工正确认识岗位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有着良好的品质和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那么才能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为民服务职能。当然,不少官员、职工捧着“铁饭碗”而到处“行乞”,比如很多的高校教职工副业是教书,而正业是开公司、凭借着特殊关系和企业合作项目挣钱,政商勾结等谋取暴利案例枚不胜举。正是这种意识的深入,使得某些行政单位偏离社会效益的轨道,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引发了很多不良行为和局面,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性、社会性。因此,应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服务意识,防止经济矛盾在单位内部发生,为国家财政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总结

预算是一切活动的有序规划,是财政投入的重要参考,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配合政府、财政部门做好自身单位的预算管理,并重视投入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形成各单位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和谐发展。所以,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财政部等要深入思考预算管理的方式,结合区域特征和历史条件,推行资金投入和产出效益的业绩考核机制,真正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资金的社会服务质量,为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财务基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平.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J].新经济,2015(Z1)

[2] 金晶.财务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J].财经界,2014(22).

[3] 李琨.内控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2).

(责任编辑: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