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选择与思考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10
  • 阅读量50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教学模式的调整优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融合的核心环节。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改进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技术手段,为开发和拓展新的教学形式提供物质保障。依据形势与政策课程目标、内容特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队伍特征等,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维教学模式。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形势与政策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技术进步并不必然提升教育水平。研究表明:只有当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因媒体的不同发生明显差异。[1]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推动作用,解决好形势与政策课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问题,核心环节是教学模式的调整优化。


  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是必然趋势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达成一定教学目标,并指导具体教学实践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2]形势与政策课目前推出的教学模式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第一是理论教学模式,即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专家报告会等,向大学生系统地讲授和深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模式;第二是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集体组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主题活动等,增强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理解与认同的教学模式;第三是自我教育模式,即通过读书看报、收看电视、座谈对话、课题研究等扩充知识,增强观察、分析和把握形势与政策能力的教學模式;第四是网络教学模式,即通过建立形势与政策课数字化教育平台,提供课程资源,开展线上授课,组织线上讨论和互动,完成线上考核的教学模式。


  上述模式中,理论教学模式构建成熟,使用广泛,网络教育模式方兴未艾,处于探索、优化和推广时期,部分高校已经把讨论模式、科研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搬到网上,部分高校实施全网络教学模式、自主性教学模式等。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改变,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向教学要素渗透,改变教学要素的地位与功能,进而产生整体性影响。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强大的功能,网络课程能为学习者建构知识提供充足的信息和自由的环境,灵活互动性,让交流各自观点没有了时空的障碍,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网络空间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接受度。[3]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技术手段,从而为开发和拓展新的教学形式提供物质保障,现代信息技术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深度融合,依托网络的教学模式重构是必然的趋势。


  二、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选择


  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为教学模式的变革创造了条件,也为教学模式的变革提出了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应该怎样构建,要由教学要素的具体状况,结合教学环境确定。


  (一)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教学目标愈强调知识的传授则愈重视发挥教师教的作用”,越需要教师的讲授和灌输。相反,“愈强调发展智力的任务则愈重视发挥学生学的作用”,需要学生的自主式学习。[4]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认清形势、掌握政策,提高分析、理解和把握形势与政策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5]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规定的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这里面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水平的提升目标——“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价值目标——“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实践目标——“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整个过程从学习掌握知识,到知识内化,再到行动实践。既有智力目标,也有情感目标,还有能力目标。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需要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问题式、范例式、自主式等教学模式。


  (二)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教学模式


  “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针对性、育人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著特点”。[6]具体到形势与政策课,还具有时效性、前瞻性、宽泛性的特点。形势与政策课的政治性特点,需要课堂教学的规范、严肃、权威,需要仪式感。教学方法上需要运用科学观察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等教育方法。因此,教师主导的课堂讲授、专家专题报告等模式比较能够实现教学效果。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特点,则需要灵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开放性自主式学习,更加有成效。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性、前瞻性特点,则需要老师的指导,加上学生的讨论,实行互动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模式,方能指向预定的教学目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宽泛性特点,需要教师的团队教学,集体备课,还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团队教学模式、网络自学模式比较能达到教学目的。


  (三)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和智力特征选择教学模式


  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期,缺少社会实践的磨练,对于社会上的各种事件的阅读分析和判断能力不足,对于大政方针领会不足,因此,传统课堂灌输式学习有其合理性。但也要看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需要探索适应大学生特点的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有三个对于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发生作用的因素。首先,经历过十几年基础教育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自我学习、讨论学习、研究学习的能力。其次,正处在人生最好的年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善于接收新事物,具有创造性学习的倾向。第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他们的生活,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随着智能手机使用的普及,自媒体信息传播与交互形式的流行,极大地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得现在的大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和课本阅读学习,网络空间成为他们比较喜爱的学习场所,自主性学习的意愿和能力都大大增强。据调查,大学生在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及政策时,了解的途径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网络、报纸杂志、电视。[7]基于大学生自身特点,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探究讨论教学模式,会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


  (四)根据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自身特点选择教学模式


  形势与政策课由“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实施教学。这里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辅导员、学工处工作人员、宣传部工作人员、学校各级党政领导,以及不在学校工作的地方党政领导、各类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等等。形势与政策课知识点宽,内容变化快,要求老师有较广泛而且高深的知识和理论素养,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担负起深度讲解的课堂教学。形势政策课还需要组织收听、观看重大事件的音频视频,组织集体学习、讨论,组织开展实践教学,要求老师熟悉学生行为方式,善于组织和动员。形势与政策课专兼职结合教师队伍,可以发挥各自特长,分工协作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教师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教师队伍的特点,团队合作教学模式是一个可以提高实效性的选择。


  (五)根据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物质条件选择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形势与政策课最重要的物质条件改变,就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是划时代的。第一,数字化教学媒体使得互动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能以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态实现信息交互,可以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共同参与。在这样的互动环境里,突出的是互动主体平等的关系,有利于表达的自由,了解学生对于形势的分析判断、重大方针政策的意见、重大事件的看法。第二,班级授课可以被打破,代之线上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文档播放、视频语音交互、背景音乐、电子教鞭、电子白板、屏幕共享、网页共享、文字交互、虚拟课堂等功能,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网络课堂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学生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网络终端设备便可上网学习。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分配都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安排,实现弹性学习。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监督,也可以进行网上考核。第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协同浏览,使得形势与政策课联盟教学成为现实。此时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不再是某一个班级学生对某一个教师,也不是某一个学校只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学,而是多所高校教学团队的联合教学。


  三、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学模式构建,不能忽视传统课堂教学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时代教学模式构建中,思考的重点放在数字化课堂的建设上,方向是不错的。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这里的课堂应该包含网络课堂,但是哪个课堂唱主角,每个高校各不相同。


  形势与政策课最终目的是育人,课堂教学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对话,是很难用其他方式替代的。课堂教学能从细微处发现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进而能采取个别化的针对性措施。课堂教学的纪律约束、相互监督、仪式感,是积极向上的力量,本身就是在对学生进行的“育人”教育。这些,网络课堂上很难做到。另一方面,数字化空间储存和传播的教学资源是粗糙而不易消化吸收的,尽管形态各异,甚至异彩纷呈,但权威性不足,真伪相间,支离破碎,在意识形态上具有思想倾向的多元性。这里就特别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发挥传统课堂教学深入细致的优势,教会学生如何去伪存真,透过材料表现的现象,探究背后的原因,发现事物的本质,确立正确的立场,内化为践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力量。构建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要发挥好两个课堂的作用,不能顾了网络课堂的此,失了传统课堂的彼。


  (二)信息时代教学模式的构建不能忽视教师“教”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现代信息时代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意义构建,但教学不只是教,也不只是学,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体中,信息技术没有改变教与学的矛盾,但改变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主要是因為互联网“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信息垄断权,原来通过封锁或有意识传递某些消息,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和道德的做法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根基。”[8]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新的教学模式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由知识的教授者,变为教学资源的设计组织者和学习的指导者。


  但在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否定教师的主体地位,只是一个是“学”的主体,一个是“教”的主体。现代信息技术能传播正能量,也能传播负能量,能传播广大人民的呼声,也能传播阴暗的杂音、噪音,能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出去,也能把西方反华、反社会主义、搞煽动颠覆的言论带进来。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还没有丰富到可以对数量众多,观点多元的信息,立即做出准确科学分析的程度。形势与政策课学习资源的过剩,会发生信息消化障碍,出现学生信息判断和选择的困难。还有,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学习还没有成为第一需要。凡此种种,都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不能改变的。


  (三)教学模式多样化但不能教学模式化


  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多重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宽泛,时效性强,授课教师从教经验和知识储备存在较大差异,教学过程十分复杂,而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增加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复杂性,因此教学过程需要有多种多样的模式和结构与之相应。“教学中不存在一种适应于一切教材和一切教学情境的万能的教学模式或结构,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教学模式来达成。”[9]在教学实践中,注意避免教学模式绝对化,或者把不同教学模式对立化,搞一套模式“包打天下”的倾向,要准备多样化教学模式。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特点的教学内容,围绕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实行混合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把教学模式机械化的倾向,又称之为教学模式化。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但教学活动是灵活生动的。“无论什么模式,其具体形式在使用时都是可以变通的,模式不是框框,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在运用教学模式过程中允许有创造性的发挥和改革。”[9]教学模式化导致教师不去认真专研教材,不去观察教学主客体的变化,失去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精神。教学模式化的本质,是教学活动的教条化。


  作者:李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