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文本在公示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 投稿Kenn
  • 更新时间2017-09-11
  • 阅读量1070次
  • 评分4
  • 39
  • 0
摘 要:平行文本在在公示语翻译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译文的质量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本文探讨了公示语误译的教学归因,通过考察平行文本的概念,提出在公示语翻译教学中平行文本的应用可以弥补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缺乏,能够有效地改善译文的质量。

关键词:公示语 平行文本 公示语翻译

 

公示语是一个城市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促进旅游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对外宣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05年9月份,由中国翻译协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成功举行,“公示语”一词逐渐以高频率出现在学术期刊和报纸等媒体上。我国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这一现状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形象,也反映了译者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当前翻译教学效果不良的体现。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教师常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将重点放在字、词、句的对等转换能力培养上。[1]对于公示语这一特殊的应用型文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本文将从平行文本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公示语翻译的教学方法,以期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翻译人才。

一、公示语及公示语翻译

公示语是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解释与公众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与标示语、标识语、标志语、揭示语等有某些相同的特点。[2]公示语用简介明了的语言表达明确的信息,应用十分广泛。

公示语翻译是对上述文本材料的翻译。公示语翻译研究的重点是公示、服务海外旅游者,翻译是否得当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化水平。由于其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高校英语教学对公示语翻译应当给予适当的重视。在对公示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译者如何理解源语言,公示语如何表达,信息接受者的心理如何反应,这些都是应当考虑的问题,也是在翻译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当重视的问题。

二、公示语误译的教学归因

近几年,我国的公示语翻译质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诸如文化意识较差、翻译针对性弱等问题,这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不足是有关的。

(二)文化意识较差

公示语翻译讲究“贴近”原则,但是很多学生对于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硬译的现象。如“绿草茵茵,踏之何忍”直译为“The grass is green,how can you bear to step on it?”“争做文明游客”直译为“Be Civilized Visitors”等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更好地提高翻译教学的效率。

(二)忽视公示语翻译要素

公示语翻译有三要素:受众、语言特点和译文建构。[3]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对这三要素的把握。国外受众能否接受公示语的翻译与其语篇形式、译文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考虑受众的心里习惯和思维共性使公示语翻译难以达到宣传的效果。同时,我国的翻译教学历来重视文学翻译,轻视非文学翻译,使得不少译者将文学翻译的技巧原封不动地搬至公示语翻译中,而忽视了公示语自身的语言特点和语篇环境,造成公示语翻译不伦不类。

三、平行文本与公示语翻译

“平行文本”这一术语常见于语篇对比语言学,指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中具有相同或相似交际目的的文本。随着翻译学研究的深入,“平行文本”的定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House将平行文本描述为“产生于不同环境但属于相同的体裁和文本类型,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文本。”[4]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平行文本多适用于以功能实现为目的的翻译文本,功能性较强,而公示语就是常见的一种,其次,处于平行文本关系的文本须产生于不同的语言环境且彼此独立。

公示语翻译以传递信息为目的,属于典型的交际翻译,能否达到相同的语用目的是评价译文质量的关键。Snell Homby认为:“越是实用型文本,其功能越明确……翻译也就越倾向于以目的语为中心。”[5]公示语的受众是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士,存在着一定的文化鸿沟,因此,译文的形式应尽量贴近目的语的语言文化习惯,以更好地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平行文本是公示语翻译中非常重要的参照系。与之对应,传统的从字、词、句转换的角度进行翻译技能讲解的方法不适用于公示语翻译教学。袁朝云认为,高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与原语文本相关的译入语文本,利用译入语的平行文本来实现语言的转换。[1]

四、平行文本在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学者前期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发现,公示语翻译的绝大多数错误并不是出在语法上,而是出现在“字对字(word-for-word)”的翻译上。这种翻译方式只注重文字的对应,却忽视了公示语的交际功能,致使公示语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林克难(2003)认为,公示语翻译应遵循“看、译、写”的原则。所谓“看”,就是让译者大量阅读公示语的真实英文材料,是一个寻找平行文本的过程;所谓“译”,指在翻译过程中模仿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是借用平行文本的过程;所谓“写”,是指参照同样的语境,把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即重新创作公示语的过程。[6]鉴于前文中提到的公示语误译的教学归因,根据公示语的语用功能和平行文本的特点,我们可以在公示语翻译教学中找到切入点,掌握翻译策略,完成教学任务。

(一)明确真实语料的文本类型

文本的功能类型不同,纽马克将其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7]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文化表达习惯,因此应采取不同的翻译原则。而我国的翻译教学向来重视文学翻译,导致在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通常会使用文学文本翻译的技巧,翻译出的公示语与原意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在我国的一些对外交流活动中经常会看到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文学翻译课堂上注重信息传递的对等性,会将此句翻译为“Isn’t is a pleasure for one to have like-minded people coming from faraway places?”但公示语的翻译更多的强调功能性,显然上文的译法不符合公示语“简练”的语言特点,相比而言,“How happy we are,to meet friends from afar”更符合公示语的翻译要求。因此,在公示语教学的平行文本选取时,教师应着重进行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引导学生搜集某一特定主题的目的语和源语两种语言的文本,使学生了解该主题的专业背景知识和文化惯例,更好地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翻译能力。

(二)增加真实语料的输入学习

缺乏真实可供借鉴的语料往往是造成公示语误译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多加以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真实的语料,即平行文本。只有大量阅读目的语的真实材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和表达习惯。例如在汉语中的“游客止步”,在英文中的表达方式为“Staff Only”。从单词的角度来看,这两种表达方式“一一不对应”,但在功能上却是一样的。因此平行文本为公示语的翻译教学提供了最佳范本,英文公示语中很多固定的表达方式可以直接借用到公示语翻译中,例如,“小心路滑”对应的英文公示语是“Caution:slippery path”,而不是大多数学生翻译的“To take notice of safe:The road is slippery”。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平行文本的收集提供了多种可能,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建立起公示语翻译平行语料库,将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培养真实语料的化用能力

平行文本为公示语翻译提供了最佳范本,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发现,并非所有的公示语都可以直接在英文中找到可以借用的平行文本,此类公示语的翻译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刘亚猛教授指出,外语教学应注重各种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配套或者同步发展,这里指的不是国内外语教学届传统上理解的听、说、读、写、译的同步发展,而是指使用外语进行真正的对外交往、应对社会所要求的各种关键的素质和能力。[8]对于没有一一对应的平行文本的公示语来说,通过参照类似的目的语材料,用符合目的语表达方式的语言对汉语公示语进行“创作性翻译”,同样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吴伟雄教授的翻译佳作“East or West,Gui Lin is the Best”就是化用了英文中“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的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外国游客的理解,还很好地表达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之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借鉴平行文本的能力,使得“借用”和“重写”成为公示语翻译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结语

本文分析了平行文本在公示语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分析源语文本,明确文本类型,然后利用英语国家与源语文本在功能和表达习惯上相同的平行文本对源语进行翻译,最后在翻译的过程中套用和借鉴译语平行文本的格式。公示语是一种典型的交际用语,译文需和原文达到同样的交际功能。相比传统词典释义,平行文本能够提供更为可靠的准确表达,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朝云,彭莉.公示语翻译教学对于职业化翻译人才培养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158.

[2]吕和发,蒋璐.公示语翻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于晨凌.公示语翻译及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贯穿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4,(8):87.

[4]House,Juliane.Convert Translation,Language Contact and Language Change[J].中国翻译,2007,(3):17.

[5]宋霞.浅析功能目的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1):779.

[6]林克难,籍明文.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J].上海翻译,2003,(3):10.

[7]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8]周耀东.西方修辞与中国的外语教育:刘亚猛教授访谈[J].外国语言文学,2004,(1):2.

 

(成爽 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