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研究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8-01-26
  • 阅读量982次
  • 评分4
  • 52
  • 0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教与学分离、学不能致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庞杂、专业英语学习困难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基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改势在必行。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学生说课、情景模拟教学、双语教学、实训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相结合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复合型应用才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能熟练进行外贸合同的磋商、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及履行工作,同时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国际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使我国的贸易操作同国际接轨。从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外向型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学好这门课对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意义重大。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与“学”分离
 
  “教”是教师的职责,“学”是学生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传统意义的“教”。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的讲解,而贸易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做法不能及时反映到课堂中,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其次,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没有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经常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往往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业务操作性,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二)学不能致用且不能很好地满足外贸企业的需求
 
  国际贸易是一种规范性、风险性、操作性很强的经济活动。由于教学过程实践环节的不足、脱离外贸工作情景学习等原因,学生发现毕业后在短期内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可是动手操作能力欠缺,学与做脱节。这样,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国际贸易的各种规则和标准,不能满足当前企业对外贸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单一
 
  应试教育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从小学到中学,到了大学仍然没怎么改变。国内很多教师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知识点讲解配合案例讨论的方式,教学手段单一、而缺乏实践训练,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弱。
 
  (四)教学内容庞杂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虽然没有过深的理论知识,但知识体系庞大。它涉及合同各个条款的内容、交易前的准备工作、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及履行,涵盖了商品学、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外经贸函电与洽谈、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商法等课程内容。教师总感觉课时不够用,这也是导致实践教学欠缺的原因之一。从而难以实现教学中对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考核方式单一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中,很多院校用期末考试的方式决定学生的成绩。近年来虽然平时成绩占30%不等,但平时成绩的给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流于形式。很多学生平时对课程知识不认真学,知识临近考试时花点时间记忆背诵,考完就忘记。这种应付考试的短暂记忆缺乏对知识的理解,难以真正掌握知识,难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操纵的能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实践业务能力的需要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发现了诸多问题,教师就应该积极思考,以求改进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教学受益于学生、受益于社会。实行该课程的教改,能有效促使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并鞭策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钻研教学方法、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关注经济领域和国际贸易的时事和前沿,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是培养企业对外贸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需要
 
  当前外贸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由高到低非别是:英语应用能力、外贸知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计算机操作能力、能承受工作压力、谈判能力、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教改势在必行,是培养企业对外贸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需要。
 
  三、基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務”教改对策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其教改势在必行。在课程之初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该课程的性质和培养目标,交代将会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给学生下达任务、布置项目。并指导学生分组,五人一个小组。今后项目的讨论和完成、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上机实训(SimTade外贸平台操作)都是按照期初的分组形式完成。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任务和项目有针对性地学习,也让学生对该课程有整体上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国际贸易实务”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可以根据贸易前准备、合同磋商和签订、合同履行三大块分为若干项目。例如笔者有一套真实的出口业务资料,其囊括了出口贸易的整个业务操作。在完成每个项目的基本理论讲解后,学生按期初的分组做相应的子项目。如在学习完信用证的基本知识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套真实的业务资料做审核信用证、修改信用证、落实信用证的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然后每次选一位成员在讲台上作展示。学生展示完后,教师要给予评价和鼓励。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分歧,师生之间讨论、分析总结。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在修完该课程后,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进行了实务中的操作。课程学完也就好像完成了一笔出口业务的操作,这样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如在学习13个贸易术语时,学生可能难以区分不同的贸易术语,也可能难以掌握每个贸易术语下卖卖双方各自的责任、风险和费用的划分。用在实际的外贸实践中发生过的精简的案例,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就很容易掌握它们之间的关联。
 
  案例教学法在运用时需要筛选案例,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要是一个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案例就把它搬进课堂。在课堂上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留出两分钟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找学生回答,相互之间进行补充或修正,教师最后做点评。教师在点评时应本着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原则。
 
  (三)学生说课
 
  教师在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时,可以考虑拿出几个课时让学生说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对一些内容相似的的知识点,教师没有必要一一讲解,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贸易术语的讲解中,由教师讲解FOB、CIP,其余的CFR、CIF、FCA等可以由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并在课堂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讲解做点评和补充,并用真实发生的、典型的案例进行理解掌握。让学生当一回教师,带着任务学习,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宗旨。
 
  (四)情景模拟教学
 
  例如在讲解汇票概念时(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将来某一个时间将确定的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学生可能分辨不清出票人、付款人及持票人,可能误以为出票人和付款人是同一人。对于这些拗口的概念采用情景模拟教学会事半功倍。可以叫三位学生到讲台上,教师拿出一张充当汇票的任何纸片,让三位学生模拟汇票的出票过程。这样,用很少的时间,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汇票的概念及要注意的知识点。以进出口合同为例,瓜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扮演进出口方的角色,用英文模拟进出口谈判。还可以让学生扮演信用证的各方当时人,有船运公司、海关程序、保险公司等处理托运、报关、投保事项。这种方式简单可行,易于操作,学生容易接受。
 
  (五)加强实训教学
 
  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学生在网上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能很快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并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老师通过在网站发布新闻、调整商品成本与价格、调整汇率及各项费率等方式对国际贸易环境实施宏观调控,使学生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六)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大多用期末试卷的形式决定学生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数结果上,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综合和积累,以及试卷分析、反馈等环节。考试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手段,伴随着考试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比考试本身还重要。
 
  所以,在考核方式上,应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期末考試成绩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完成项目的成绩反映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沟通能力;实训成绩反映了实际操作能力;平时作业成绩和考勤反映了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及是否遵守纪律。所以,国际贸易实务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课堂完成项目的成绩、实训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和考勤构成。至于各个部分占的比例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而定。也有更高的参考价值。(作者单位为怀化学院经济学院)
 
   徐艳(1982—),女,江西宜春人,怀化学院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 
  林源(1968—),男,湖南怀化人,怀化学院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