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新闻学:新闻学教育中的合作思路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04-07
  • 阅读量55次
  • 评分0
  • 0
  • 0

  从20世纪初至今,新闻教育已有百年历史。回溯西方新闻教育发展的历程会发现,困扰我国新闻教育的命题早已存在。究竟新闻学教育应重“术”轻“学”还是“学”、“术”并重?新闻教育是职业教育、素养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将传播学引入新闻学究竟有害或是有益?虽然至今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或无定论,或无实践层面的合理设计,但这种问题意识的存在本身具有无限的价值。它不断地刺激着业界、学界和教育界思考新闻学教育的科学理念和合理规划。


  新闻学教育的目标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人才,因此,不能适应业界需要的新闻学教育无论如何都是失败的。适用性应该是新闻学教育最基本的评价标准。回顾西方新闻学教育的源头,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然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新闻教育在职业训练之外,同时开设了通识教育。这种通识教育,意在让学生接触大量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使学生在面对包罗万象的新闻事实时拥有更宽厚的知识储备。


  当然,通识教育的含义远非如此。通识教育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或译博雅教育),与专注以“谋生为目的”的职业准备不同,自由教育注重的不是效用性,而是透过心智的发展与理性运作来脱离蒙昧或修正偏狭观点,人的视野因此而开阔,心灵因得到解放而自由。因此,通识教育除了帮助学生建构起广阔的知识体系,更在于使学生对生活、历史、政治和艺术具有一般的了解和正确的评判力。因此,这种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先,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培养人文素养为追求的新闻教育理念,一直居于学校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主导地位。然而,目前我们新闻教育的现状是否真正落实了这一教育理念呢?


  新闻教育问题何在


  为切实考察山东师范大学新闻学教育的现状,获得学生对于在校教育的意见反馈,笔者面向新闻系新闻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所以选择大四学生,是因为他们目前已基本完成课程学习和实习,对于教学内容与媒体实践需要之间的契合度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以问卷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目前课程设置的现实,笔者发现目前山东师范大学的新闻学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科门类过于单一


  根据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的课程类型分为四种:学校通识课、学院通识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除去16周的实习时间,仅就课堂教学而言,学校通识课占总学时的35%,学院通识课占13%,专业课占52%。在这些课程当中,文学类的课程占有相当的分量。学院通识课共四门,文学类的课程占三门(现代汉语、基础写作、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必修课16门,文学类课程占3门(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外国文学专题),专业选修课目前共有34门备选课程,文学类的课程占18门。哲学类的课程仅限于学校通识课中规定的两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历史类课程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门;政治学、艺术学、社会学的课程完全空白。


  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有四门跨系选修课,且有一门为理科。根据调查,学生的公选课共涉及85门课程,其中理学与工学共计31门,哲学类课程6门,社会学课程4门,政治学课程5门,经济学课程8门,教育学课程7门,文学(包括语言学和文化学)共11门,艺术学8门,管理学、军事学、法学各1门,另有两门医学养生类课程。


  在影响学生们公选课选课决定的诸因素中,个人兴趣是首要因素,占选课原因比例分布的63%。据学生反映,由于公选课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完成,且主要在大一下学期选完,所以对本专业影响考虑较少,多从个人兴趣出发。排第二位的因素“不得不选”,占13%。诸如抽签不中、上课时间冲突、原选定课程停开等原因都会造成“不得不选”的被动局面。基于“对专业有益”的考虑有11%,共有37课次,其中有11课次为摄影,其它课程分布较为分散。好拿学分的现实考虑占8%,5%的选择基于一般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考虑。


  若撇开主观因素,仅就客观结果论,真正与新闻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实际上选择人数寥寥。比如政治理论与实践,有9人选择;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问题,有7人选择;政治传播学,仅有5人选择;社会调查方法,仅有4人选择。


  综上,目前的课程设置并不足以提供给学生多元的学科知识,依靠公选课机制也并不能有效弥补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缺陷,目前的教学距离通识教育相去甚远。这一结论在学生对于新闻教学的评价中亦可得到验证。


  (二)实践技能的培养是最大软肋


  结合之前所述新闻教育的理念,我们将新闻教育目标分为“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扎实的人文基础与素养”和“实用的操作技能”三个层面,并请学生以0~5分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数据统计结果发现,“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平均得分3.74分,“扎实的人文基础与素养”为3.40分,“实用的操作技能”一项平均得分2.83分,可见实践能力的训练是学生最为不满的一环。


  相应的,当问及新闻教学的实用性评价时,学生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为理念有效性打出的平均分值为3.85分,操作有效性的分值为3.37分。


  结合上述两组数据可知,学生对于新闻理论学习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学生认为这些内容在理念层面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即对于新闻的制作流程、记者的基本素养、媒体的伦理规范等内容都有清楚的认知。但理论学习的最终指向仍然是实践,当把理论学习的成果放到实践中去考量时,学生仍然表达了对于理论学习的不满。


  在一个开放性问题——“实习后,你认为自己所受的新闻学教育最大的缺陷是什么”——的回答中,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实践能力的薄弱。学生们一方面反映“专业知识有余,而实践技能不足”,“理论知识学习较多,但实际锻炼机会太少”;另一方面认为在将知识性的内容转化为实践操作的技能中面临困惑。他们说:“理论很少能应用于实践,或在实践中行不通”,“理论知识都仅限于理论,在真正实用的时候往往还是觉得无从下手,还是要从头学习,www.yulu.cc去积累各种方法、技巧等。”教学改革的策略与计划


  针对上述新闻教育的两个突出问题,我们认为新闻教育必须超越新闻学,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合作办学之路。合作,一方面指新闻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合作,另一方面指新闻专业与新闻媒体的合作。


  (一)变跨系选修课为专业课


  从目前跨系公选课的选课情况来看,学生所选的四门课程虽对其知识体系的完善有一定帮助,但收效并不明显。因此,若实现真正的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精减文学类课程,增加其它人文学科课程。由于教学计划并非可以随时调整,对于课程改革的设想仍在论证阶段。


  根据学生目前的知识体系、媒介环境的现实需求和新闻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参照其他高校的经验,再结合山东师范大学现有的学科体系,我们拟将以下学科的相关课程率先纳入本科培养方案。


  1.社会学


  新闻学与社会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记者与社会学家也有某种共通之处。与社会学家的工作类似,记者需要考察外部世界和系统地记录与分析这种观察,从中寻找问题,推断原因,指出改进的方法,评估改进的结果。这一行为的成果既取决于他们对于社会的正确而深刻的认识,也取决于他们研究社会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备选的社会学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问题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


  2.政治学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要有政治学的基本知识,不仅因为政治事件是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也不仅因为“新闻工作必须要讲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范畴的新闻舆论,是无法远离政治而独立存在的;更重要的是新闻媒体作为公共意见的载体,直接推进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发展和健全。正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者詹姆士·W·凯里所说:“政治理论培育我们对民主生活和体制的理解”,政治学基本理论的学习是必需的。


  备选的政治学课程有:《西方民主政治》、《比较政党制度》、《政治学理论与实践》、《国际政治与关系》


  3.经济学


  在当今社会,经济思维已经经济领域,成为一个社会人应对各种局面时的自然动机。以“博弈”、“外部效应”、“边际收益”等经济学原理分析人的日常行为和社会机制,常常有更为深刻的洞析。因此,学习经济学,不仅可以应对经济报道,更有助于理解社会。


  备选的经济学课程有:《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经济新闻研究》


  (二)与媒体合作办学


  针对学生在调查问卷中的反馈,我们一方面要求业务课教师在课上增加实践内容,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与业界合作办学的思路。


  1.聘请业务导师,参与常规教学


  在中国,新闻学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媒体工作经历,在操作技能的传授上难免沦于空泛,或不能切合实际。为此,我系特聘请了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影电视局、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多位媒体高层领导人为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讲座,主要从媒体管理者的高度,介绍媒介发展的总体态势、媒介运营的思路和对于新闻从业者的要求。


  除此以外,我们聘请了一些一线记者,参与一些实务性课程的教学,涉及的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写作和新闻评论这四门。鉴于记者们各有本职工作,不可能如专职教师那样花大量时间备课,也不可能周周按时到课,由记者参与的实务性课程主要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以每月一至两次的频率进行。记者们结合自身从业经历,或选择某一事件对于不同媒体报道进行综述,或结合自身的报道谈教训与经验,或对于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


  2009年,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创建了校园新闻传播平台——“视新闻在线”,所有新闻及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都可参与。节目每周一期,原本只请教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专业教师点评。但为了加强专业实践性,我们邀请了山东电视台的多位记者,轮流到长清校区与“视新闻在线”的编辑部成员讨论制作得失,很受学生欢迎。


  2.结合社会热点,开展学术交流


  除了常规性地聘请媒体导师外,我系还结合社会热点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例如在2012年9月,《山东商报》一则题为《报到当天新生要退学,理由竟是校门太破了?》的报道引起了中国多家权威媒体的转载。在热闹的背后,这则报道从专业的角度考量是否存在问题?我们特别请到了报道这则新闻的记者,并邀请了其他三位资深记者,以《怎样做新闻,如何当记者》为题,从业界与学界对于一则新闻的评价标准不一谈起,进而讨论如何在新闻理想与媒介现实当中寻找平衡。类似结合社会热点,又能请到新闻当事人的交流会,格外受学生的欢迎。


  3.签约新闻媒体,创造实践机会


  学生们固然已有多个校园媒体作为实践平台,但他们更希望到真正的媒体中得到历练。我们已与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影电视局、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些单位成为实习基地,学生们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习都能得到良好的保障。除此以外,我们还积极地拓展和寻求多种合作方式,力图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第一,建立学生日常发稿平台,争取人才储备的优先权。我们正在与多家媒体接洽,希望这些媒体与网站能够为学生打通投稿渠道。由学生自行采集写作新闻稿件,报社派专人每天查收,若确有新闻价值,记者直接与学生联络,或经核实后直接采用,或安排补充采访,由记者与学生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亦可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选择优秀学生去媒体实习或工作。


  第二,建立媒体与学生之间直接的联系。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习单位,但无法兼顾到学生每一次的假期实习或大四找工作阶段的实习要求。与此同时,媒体也经常抱怨要么实习生扎堆,要么人手不够。因此我们正在与各媒体协商,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例如通过专门的网页联络等,让有意实习的学生和愿意吸收实习生的媒体都能将信息发布上去,形成供求之间的良好呼应。


  第三,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在全媒体时代中,网络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分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新闻学教育也必须突破传统思路,将视野由纸媒、电子媒体投向网络,并重点关注网络的发展。我们已将网络媒体纳入实践平台,我们认为在网站实习益处颇多:首先,网络媒体数量较多,可以为更多同学提供实习的机会;其二,网络媒体中的实践往往可以在校完成,免去路途奔波,也不会对日常学习造成过多干扰;其三,网络媒体的文字编辑工作培养的是信息整合与分析能力,这一能力恰恰是自媒体时代的记者最需要的。


  回顾多年的教改历程,我们深刻感到,成功新闻学教育必须“超越新闻学”,既要超出新闻学这单一学科的限制,又要超越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的限制,建立立体化的培养机制。当然,将新闻理想、教育理念与现实的可操作性结合在一起并非易事,所以很多的计划还只是蓝图,还未实现。但对于新闻学教育的反思和规划本身是有意义的,对于新闻教育工作者会有触动和启发。


  (常庆: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新闻系主任;钱婕: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