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历程分析

  • 投稿Sun1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691次
  • 评分4
  • 95
  • 0

马英辉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

摘要:介绍了1946~2012年期间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历史演进,通过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经济周期分析来初步界定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明确了黑龙江乳业发展沿革,进而分别从原料乳生产、收购、加工到乳制品销售对每个阶段乳业发展环节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特点和成就,并预测了黑龙江省乳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乳业;发展阶段;发展趋势;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4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0245-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1.063

Analysis on Dairy Industry Developing Progres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Life Cycle Theory

MA Ying-hui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dministratio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

Abstract: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from 1946 to 2012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airy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s primarily introduced to define the five stages of the historical Heilongjiang dairy industr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ife cycle theory and the economic cycle analysis. Based on that, a clear evolution of Heilongjiang dairy development was demonstrated in each stage separately. Raw milk production,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sales of various aspects of dairy products were review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iry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ry to predict the direction of its dairy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dairy; stage of development; tren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4-02-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025);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GXQ5D330)

作者简介:马英辉(1984-),男,河北秦皇岛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能源,(电话)18945099926(电子信箱)myh333777@163.com。

乳制品消费是畜产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乳业的发展水平能够衡量畜牧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黑龙江省乳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仅次于内蒙古的乳业大省,从2005年至2010年,黑龙江省的乳品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较内蒙古的差距逐渐由96.11亿元缩小至36.20亿元。在农业部颁布的《全国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黑龙江省仍作为奶业优势省带动全国乳业良性竞争发展。黑龙江省2008年奶牛养殖规模在1~19头的养殖户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96.65%,其中1~4头的散户养殖户数量达到61.04%,奶牛存栏量占总体的比例同样最高,达74.62%,这表明农户家庭散养在黑龙江省原料乳生产模式中占有主导地位。奶牛规模在1 000头以上的比例很小,两种指标值分别为0.01%、2.09%。

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一个产业的发展和技术与产品的生命延续息息相关,并且三者都呈现出周期性的发展演化,每个周期都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1]。其中,产业的生命周期与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有一定的关联性:产业生命周期是伴随技术与产品发展的宏观周期,还受到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市场结构、产业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在创新因素的驱动下,产品往往比技术更新频率更短,同时与技术相比与市场的关联度更强,因此产品生命周期是三个周期中最短的生命周期(图1)。

在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对乳业发展各阶段进行划分时,应当考察乳业发展的产品结构、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市场因素,不同乳制品的出现往往是原料乳、乳制品加工生产技术更新换代的标志。随着收入的增加以及偏好的不断改变,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种类需求也随之改变,因而产品的市场占有量在买方势力增强的情形下不断降低,乳业有可能进入创新停滞的衰退期;与之相反,如果在一种乳制品的需求呈现下降趋势时,企业通过生产技术的创新或新产品的研发来改变需求量会促使乳业的成熟期得到延续。因此,在乳业发展阶段中采取相适宜的产业发展创新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推迟产业衰退期的同时维持甚至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2 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

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缓慢,从制度角度将1978年前期划分为一个经济阶段,如图2所示,在1978年至2010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指标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呈现协同增长的趋势,而第一产业指标呈平稳上升的趋势。鉴于乳业发展在经济指标中隶属于第一产业,同时类比其他指标趋势的协同作用,因此参考第一产业指标来划分经济周期(狭义角度)。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统计年鉴(2011)》。

从短周期角度分析图3,可以发现黑龙江省改革开放至今第一产业发展的经济周期大体为4~5年一次波动:在1978~1990年期间,第一产业波动振幅较为平缓,呈现3次次强波动;在1991~2000年期间,第一产业波动振幅十分剧烈,并伴随一定的无规律性,呈现2次剧烈波动;在2001~2010年期间,第一产业波动振幅较1978~1990年波动更为平缓,呈现3次小幅波动。从中长周期角度分析,可以划分为10年一次的经济波动,但波动幅度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可将黑龙江省乳业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表1)。

3 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各历史阶段特点

3.1 黑龙江省乳业恢复发展阶段阶段(1946~1977年)

黑龙江省在1946年全部解放,曾经在帝国主义列强、封建军阀的霸权和强权统治之下的乳制品市场在新政府的引导下,其垄断性竞争的局面得以扭转,权力介入的不良现象被彻底根除。在奶业政策方面,黑龙江省政府将保护和发展畜牧业作为行动方针,采取开放化市场贸易、开放化经营的方式,积极鼓励自由贸易。在乳品市场方面,以国营经济为核心的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社以及私营形式的商业和个体商贩并存。然而,私营形式的商业与前者相比,无论在资金投入,员工配备以及地理选择的因素上都处于劣势,与此同时,一些农牧民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所处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流通,在与私营商业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这一时期的市场主体还是以国营经济为主,私营商业为辅。

自1953年开始,国家对于资源的分配、生产以及消费方面都要在集中化的政府指令下进行。为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规避风险的能力,农业生产互助的组织不断壮大,自1955年起对畜产品实行派购制度,到1961年实现全面派购。在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后土地集体化以及牲畜作价入社以后,集体畜牧业由于饲养技术落后,饲料供不应求,粮食紧缺等原因一直没有快速发展起来;家庭形式的饲养在政策制约下,由于饲养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限制导致乳品消费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原料乳生产在此基础上推进缓慢。这种现象在农业合作社发展为人民公社的时期,供需矛盾更加凸显,集贸市场的贸易制度曾一度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市场,家庭的副业生产被当做资本主义的病垢,乳制品的生产以及市场流通受到严重影响[2]。

在市场消费方面,政府为解决这段时期的市场供求问题,与商业部门共同对计划收购政策进行强化,采取凭证的定量供应方式来限制乳制品的消费增加,市场上主要以乳粉等干乳制品为主要的乳类产品,产品的收购价、调拨价和销售价完全由国家以及省政府定价,绝对禁止私人定价以及类似的自由价格出现。政府的这种强化的行政指令和计划分配方式导致原料乳生产受到严重制约,消费市场的大量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乳制品的消费主要发生在大中规模的城市,以凭票的方式作为营养品供给婴儿、孕妇和老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

3.2 黑龙江省乳业快速发展阶段(1978~1992年)

1978年至1987年,这一时期奶类的生产加工已经受到重视,建国初期奶业市场被国有垄断,生产和加工环节单一的局面被打破,在国营经济的基础上填入了集体经济以及个体经济,国际乳品联合会将这种举世瞩目的成就载入史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上,会上对于畜产品的收购价格偏低问题进行了讨论。在1979年以后,黑龙江省开始着眼于派购价格的修正工作,全省粮食统购价格自夏粮上市起较1978年提高20%,伴随着畜产品派购价格,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价格的严重失衡问题,在增加牧民收入的同时激发了从事牧业的意愿。

1985年中央颁布的一号文件,明确取消了自建国以来实施32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该文件的提出建立在农村的商品化生产发展过程中派购的弊端凸显的基础上,使得私人饲养奶牛羊并自由在贸易市场实施交易、消费者按质论价成为可能,对于黑龙江省奶业健康发展贡献巨大。乳制品由单一品种向多样化产品发展,使原料乳生产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中,牧民不但是商品生产者,而且具有经营的自主权,可以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收集来安排生产。市场全面开放,价格不受制约的经济政策解决了计划经济时期市场完全受政府掌控,缺乏适当交易活力的问题。

随着派购制度的逐渐淡化,乳业市场发展为开放、富有活力的竞争市场。牧民作为原料乳的供应者获得了更多的市场职能,由于牧民在建国初期受国家派购政策的影响,在质量特征和收购价格方面并不具有相应的定价经验,要素市场的价格主导权仍然在私营商业、国营部门手中。大部分的利润由销售商获得,黑龙江奶业存在养牛难、销售赚取暴利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乳业改革开放初期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3.3 黑龙江省乳业结构调整阶段(1993~1999年)

1990年至1995年,国内消费品市场开始从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换的过程中,与当时感性和冲动的消费行为相对应,这一时期的中国企业对营销的理解是非理性的,也导致乳品行业混乱、无序地发展。1996~2000年,居民消费结构处于重要的转型期。随着消费品更新换代节奏的加快,大众消费观念、消费能力和消费形态开始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层次化特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本土企业快速成长,逐步走向成熟[3]。

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外涉农企业纷纷涌入我国与地方政府进行洽谈、投资建厂。外企具有丰富经验的良好经营模式为我国乳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标杆作用。雀巢公司是黑龙江省最早运用“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于1990年在双城投产,也是国内的第一家“公司+农户”经营的合资企业。

我国于1992年正式确立在“双轨制”格局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正式全面推进。在这段期间,国营的牛奶公司以及基于国营牧场的乳品企业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慢慢被淘汰,黑龙江省一些大型的国有乳制品加工企业通过进一步投资,与小规模企业进行兼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扩张等措施,完成了企业的第一步转型,并巩固了原有的乳品消费市场地位。同时一些新兴企业如伊利、蒙牛,以其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市场条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竞争优势逐渐凸显。至1997年,黑龙江省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经营模式日趋完善,营销能力逐步提升。在这段期间,这些乳制品加工企业争夺黑龙江省乳制品市场的手段主要有加大投资力度、延伸产业链、联营控股、分销、直销等。

从1993年起,黑龙江省奶粉出现滞销的现象,其流通性较往年有所降低,奶粉成品不得不以库存的形式积压,该年也是黑龙江省原料乳产量在连续十年高速增长之后的首次下滑,1992年黑龙江省原料乳产量为122.5万t,到1993年下降至113.3万t,较1992年下降了7.51%;奶牛年末存栏数更是由1992年的61.1万头下降至1993年的55.1万头,较1992年下降近10%。然而,黑龙江省奶业产业化进程刚刚拉开帷幕,在这段调整时期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以及矛盾。奶业整体发展不稳定,还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奶农这一原料乳供给方与需求方企业的利益关系不明晰;乳制品市场的无序竞争等。

3.4 黑龙江省乳业迅速扩张阶段(2000~2005年)

自21世纪伊始,国家出台了多项促进奶业现代化转型的政策,加大了对乳制品产业的扶持力度。在2003年,农业部出台了《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并于一年后出台了《关于畜禽现代化养殖方式的指导意见》[4]。黑龙江省奶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在省委、省政府加强全省畜牧业发展比重的长期号召下,2000年提出“主辅换位”的战略思想,即在协调农业生产各部分关系的过程中,将战略重点从粮食生产转移到畜牧业生产上,并在2001年实施该思想,发布《黑龙江省奶业振兴计划》;在2004年,黑龙江省人大重点关注全省奶业的法制建设,颁布了《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颁布奶业条例的省份;2005年,伴随《黑龙江省“十一五”畜牧科技发展规划》的发布,一系列奶业优惠政策接连出台,奶业发展逐渐由只注重数量增长的传统奶业走向集体结构化的现代化奶业,黑龙江省将奶业作为畜牧业的重点进行扶持。

在这一时期黑龙江省原料乳产量高速增长,黑龙江省奶牛年末存栏数量由2000年的69.8万头快速增长到2005年的164.3万头,是2000年奶牛年末存栏数量的2.35倍,年递增率达到了15.34%;原料乳(牛奶)产量更是由2000年的154.47万t快速增长到2005年的440.24万t,是2000年原料乳产量的2.85倍,年递增率已经达到19.09%[5]。在牛奶单产效率方面,与快速增长的原料乳产量相比并没有显著提升,伴随奶牛饲料价格的逐步上涨,原料乳发展受到技术限制。特别是黑龙江省内部分牛奶饲养量较低的地区,由于良种奶牛引入数量少,奶牛资源稀缺,受到资源、技术以及加工能力的限制,奶农生产较多牛奶但卖不出去,并存在虽然企业已经收购原料乳,但由于贮存技术问题以及运输问题导致牛奶变质的现象。

黑龙江乳制品企业的原料乳日加工能力由1999年的6 000 t增加到2004年末的1.1万t,这使得全省奶业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同时生产结构也得到了积极的调整,奶业模式的完善以及新模式的探索取得了进展,使其向高效率、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目标发展。然而,由于黑龙江省规模以上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数量在全省乳品加工企业中并不占多数,小规模企业并不能很好地与原料乳生产方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好机制,与国外乳业发达国家相比,高度的产供销一体化是黑龙江省乳业不具有的。全省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低是制约黑龙江省乳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3.5 黑龙江省乳业结构二次调整阶段(2006年至今)

黑龙江省奶业在激烈的企业间竞争以及国际竞争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例如奶农经营效益走低、奶牛有价无市、原料乳供应紧缺等。在2005年以后,饲料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直接导致奶牛养殖成本提高。此外,奶牛疫病的发生继续增加了奶牛饲养的成本。以上问题对农户造成了巨大影响,致使原料乳供应环节全面萎缩,乳品加工企业因无法得到足够奶源而造成产量下降,全省乳业发展陷入危机,长达8年的黑龙江省奶业快速扩张到2006年停止。在2007年,政府针对以上问题紧急出台相关政策,协调奶业产业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在原料乳生产环节要加强育种质量,提高奶牛单产,同时改进养殖方式,提高原料乳质量,在统筹产业的视角下合理定价;在乳制品加工环节要优化企业布局,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市场消费方面要在一定的制度体系引导下扩展奶业市场。

2008年9月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食品安全再一次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信任危机也成为阻碍乳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6],黑龙江省的奶粉在三鹿效应下出口量骤降。与此同时,国外的同质奶粉以低于黑龙江省奶粉加工成本的到岸价格大量涌入中国乳制品消费市场,大量食品加工企业也将采购重心转移到进口奶粉,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奶粉生产地区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同年11月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共同发布《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质量监管和法制健全的重要性,将乳业发展目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随后的3年中,黑龙江乳业进入了调整恢复期,从产业链的原料乳供应环节出发,针对全省奶站进行专项整治,积极推行奶站的从业规范和标准化管理考核制度,在管制散户掺假行为以及提高奶站运营素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到2008年底,黑龙江省全年牛奶总产量为580.58万t,到2009年减少到528.7万t,与2008年相比减少近9%;年末奶牛存栏头数更是由2008年的221.47万头减少到2009年的197.00万头,负增长达12%。这期间黑龙江省原料乳的年产量以及年奶牛存栏数量均没有达到2008年的水平,并且2011年较前一年呈现负增长趋势。但是,这也充分说明了2008年前的乳业快速扩张暗含着一定的盲目性,在生产技术、养殖品种没有提升的前提下盲目扩大饲养规模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在小型乳制品加工企业进入壁垒底的条件下迅速在市场中扩张,往往会带来黑龙江乳业的过度竞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原料乳价格以及乳制品价格随行就市,原料乳生产者以及加工企业依靠不断压低成本来榨取利润,结果出现了乳业质量危机[7,8]。

4 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4.1 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小规模养殖尤其是散户养殖模式会在原料乳生产竞争中逐渐退出生产。目前,散户养殖模式仍然在黑龙江省原料乳生产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由于其养殖区域分散,养殖户养殖技术受限,养殖条件落后,饲料获取方式原始等弊端,散户养殖正在逐渐被小区模式或牧场模式所取代。随着原料乳生产规模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高投资技术的引入,散户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乳品企业的原料需求,同时,散户养殖过程中存在野生放养的情况,对有限牧草面积的绝后式破坏以及奶牛粪便随意排放对今后奶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与此同时,黑龙江省乳业需要形成原料乳生产、乳品企业加工、代理商销售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条,内在需求将会降低乳业各环节的成本,也借鉴了大多数乳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4.2 饲养技术及品种得以引进推广

提高奶牛的养殖收入不仅与饲料、防疫等相关饲养措施的投入成本有关,而且与影响原料乳质量的饲养技术以及饲养品种有关。黑龙江省目前的奶牛单产水平与世界奶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今后的奶业发展中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给奶牛饲喂优良的精饲料虽然可以提高产奶量以及乳脂率,但是收益提高的同时也会伴随饲养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另外饲喂量如果不合理还会增加奶牛疫病风险。随着黑龙江省乳业科研体系的壮大并通过与高校合作以及中外乳业合作交流,奶牛的生产效率以及奶业可持续性和竞争力都将得以提升。

4.3 乳品企业更注重提高自身能力

乳品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以及企业形象将不断提高。这也是在消费者、同行业竞争、政府媒体监督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在消费者认知方面,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便捷,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选择更加理性,对于劣质产品的维权意识得到提升,乳品企业违背行业规则的会给予严厉打击,信任危机出现后,企业会遭受长远影响;在企业竞争方面,单纯压低原料乳价格将不是竞争的有利手段,也不是获取长久奶源的良好保障,优良技术的引进以及新型乳制品的研发推广已成为近20年黑龙江省乳业盲目扩张后的必然需求;在政府监管、媒体监督方面,在乳品质量安全受到重视的前提下,对企业营业资格以及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标准日渐完善,监管部门的例行检查和定期抽查有效遏制了乳企的投机行为;同时,媒体的信息挖掘及新闻的有效报道将有效督促乳业利益主体维护自身权益[9-11]。

4.4 质量管理体系巩固完善

乳制品的品质直接影响到黑龙江省乳业的行业竞争力,而这种品质需求贯穿于乳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因此质量安全体系的完善将会是乳业发展的重要领域。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既要明确监管对象,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监管对象采取适宜的检测手段并提高检测能力。在质量管理对象明确方面,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监管、生鲜乳质量监管、乳制品生产管理检验、乳制品检验等制度将会不断完善,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质检、农业和工商等相关部门的权利与职责分工明确。在质量管理能力方面,跨行业在不同地区进行检测仪的调动将更具有机动性,而质检、卫生、农业、食品和药品监管等部门也会加强合作力度,在资源上进行共享。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黎志成,左相国.产业成长周期与产业成长速度特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9):75-77.

[2] 姜法竹.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3] 冯 启.中国乳业30年[J].中国中小企业,2008,(10):32-35.

[4] 孔祥智,钟 真,著.中国奶业经济组织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 王存国.黑龙江省奶业形势分析[J].中国乳业,2005,(6):18-19.

[6] 刘自杰,李志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的奶业市场形势[J].中国牧业通讯,2008,(21):21-24.

[7] 钱贵霞,郭晓川,邬建国,等.中国奶业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03):30-36,110.

[8] 宝音都仍,郭晓川,郑承云.基于博弈论的奶业企业与奶农利益关系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1):6-9.

[9] 张莉侠,孟令杰.我国奶业生产波动及原因分析[J].农村经济,2007(1):44-46.

[10] 钱贵霞,郭建军.中国奶业发展的新问题和对策及未来趋势[J]. 农业展望,2008(4):17-21.

[11] 王加启.决定我国奶业发展方向的5个重要指标[J].中国畜牧兽医,2011(2):5-9.

(责任编辑 李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