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英语生命化课堂的建构

  • 投稿清烨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07次
  • 评分4
  • 38
  • 0

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 韩业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生命化课堂构建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生命独特性

孔子倡导“因材施教”,认为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其生命的独特之处都应该得到尊重。教师要利用这些独特之处,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选定有效的学习方法,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学习牛津英语模块中的Reading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时,首先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To help the students gain some knowledge about classic literature”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去搜集、了解有关古典文学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在为进行这一堂课做铺垫。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To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to read a persuasive essay and appreciate literary works。让学生用这一单元的重点词句说说persuasive essay 和appreciate literary works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reading ability。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得到发展,不断探索文学的意义,在不断的发现中,体验生命的独特性。

二、创建民主气氛,体现生命平等性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翁,教师在追寻理想的教育效果时,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维护好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生命化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建立在平等师生关系上的课堂教学是和谐的,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如沐春风,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探索、发现,体会到作为学习的主人翁的快乐。如在学习牛津英语模块六的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为了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来学习这一课时的单词、重点句子及重点短语。首先以go的用法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讨论go的不同用法,引导学生从教学内容中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go的用法。如go充当系动词,后加形容词做表语,表示变化(通常是由正常变为不正常,好变成坏)如go deaf 变聋、go blind 变瞎、go sour 变酸等。教师对学生的认真及准确性给予及时的表扬,并且用学生的例子造句“Eggs go bad easily in summer. 夏天鸡蛋容易变坏。”给学生以平等合作的感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学生感受到了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体会到生命的平等性,这正是教师需要达到的目的。

三、提倡参与教学,体现生命积极性

任务型教学法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不断地展示自我的个性,并且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体现生命昂扬向上的积极性。如在学习牛津英语模块八中的Visiting the masters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就可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如从身边所熟悉的景物出发,提出问题,如Is there a museum in our city?如果有,你有没有参观过,然后说一说你参观后的感想等。学生在小组合作或者集体讨论的环境中进行交流,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真正地体现了生命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能力,体现生命创造性

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离不开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个人能力展现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独创性。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能够独立行动、独立思考的个体。如在学习school life的时候,为了检验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也就是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Develop students’ English speaking skills.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对话训练:第一,利用多媒体放映学生感兴趣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进行对话模仿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从对话的单词发音、句子的语音语调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培养学生纯正的英语语感。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英语情境的理解。学生在自我锻炼与模仿中提升了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生命的独创性。

参考文献

[1]冯晶.生命化教育视域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郭刚军.生命化教学视野下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周一贯.从“认知体”到“生命体”的跃升——破译“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二)[J] .江西教育,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