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彼此的旅途,一点光

  • 投稿织锦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60次
  • 评分4
  • 65
  • 0

我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外形,但却可以努力铸造心灵;我们无从选择自己所教的学生,但可以选择尊重差异,让我们的学生活出生的希望和属于他自己的生命的精彩。

——题记

陈晓莹

“这里是派出所,请问您是小柯的班主任老师吗?”

派出所?!当听到“小柯”的名字,深夜的疲倦和被电话袭扰的埋怨立即遁于无形。

“别着急,老师,他没事!晚上,他坐出租车付不出钱,司机要求下车,他就脱了衣服、鞋袜给司机,耍横,问他家长的电话,死活不说,只告诉了我们您的电话……”

哭笑不得地处理完所有的事情,等到家长报平安的信息,我瘫倒在沙发上,睡意全无。是喜还是悲,是幸福还是怨尤,是感动还是落寞……五味杂陈,一起涌上心头!

小柯是一个特殊的孩子。3岁时,生了场大病,做了一次大手术,虽然勉强维持了生命,却变成了如今这模样:他身形敦实,腆着巨大的肚子,走路冲撞踉跄,言语词不达意,浑身散发着洗不干净的怪味,粘着不知道什么地方蹭来的各种污渍。他喜欢冷不丁出现在人的身后大喝一声,声音洪亮如钟。他会像一只磨牙期的小兽啃着窗帘,会随手捡起垃圾堆里的半袋中药喝得津津有味,会莫名其妙地亲路过陌生女生的脸,甚至会在上课时失禁在裤子上。时不时,他也会窜进老师办公室,随意翻箱倒柜,倒腾着咖啡、茶叶和不明物质的大杂烩端给老师们喝……自然,与同学的矛盾纠纷和众多家长的担忧和质疑便一直尾随着这样的他。

教学生涯中,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当铺天盖地的麻烦压来时,我最初的确是受到了惊吓,我曾经 “一切尽在掌控中”的班主任工作,陷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狼狈中。

我无数次沮丧过,抱怨过,这样的孩子为什么不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去?然而,心里也总有这样一个声音在不断鞭打着我的良心:小柯即使给周围的人群带来了太多的担忧和负担,但是,他四肢健全、五官正常,智力虽然有障碍,生活却勉强可以自理,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对他真的公平吗?对于他的成长真的有利吗?

我们无从选择自己所教的学生,但可以多付出一点点爱心,让我们的学生活出生的希望和属于他自己的生命的尊严与精彩。于是,在接手班级两个月后,逐步坚定了信心的我,理清思路,初步争取到了科任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开始了攻坚克难的特殊历程。

最初的曙光出现在十月的一个午后,天阴,小柯仰望天空,嘴里念叨着“我的爷爷、爷爷”。灵光一闪,我忽然发现,这个孩子最大的优点,在于他重感情,何不试试把他变成我的朋友呢?

第二天早上,我拿出两个包子,笑着对他说:“咱们做朋友吧,是朋友就要分享,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分享一个包子。”

这对于特别爱吃的小柯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他有些迫不及待,手舞足蹈地抓过包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第二天,小柯准时来分享包子,也和我定下了日后无数“君子协议”的第一个——“如果能做到两天不翻其他老师的抽屉,不乱拿其他老师的东西吃,我们就再分享一个棒棒糖或一块巧克力”。小柯欣然同意,就这样,两周下来,到我这儿投诉小柯的老师大大减少了。

我想,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我选择的第二件措施,是邀请他来办公室喝水。

没错,喝水。这对小柯来说,还真是个麻烦事——不管他,全然不懂“人我之别”的他会随便拿同学的水喝;也不能让他自己带杯子,那会变成投向同学的凶器;至于,给他钱,谁知道他会用来干什么?毕竟,尝试性让他带钱来买水的第二天,他一早就带着灿烂的笑容来找我,告诉我他买了一把小白菜,那一整天,教室赫然变成了菜场。

默念了几遍“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找了个漂亮的玻璃杯,配上小巧的勺子,每天倒上水,邀请这个新交的“小朋友”来办公室喝,有时候,也给他冲一包奶茶或者咖啡。

慢慢地,小柯不乱喝同学的水了,也爱主动到我办公室来了。他爱喝着水,看我改作业,看我解决其他同学的问题,看我忙上忙下……我也趁改作业的空档,教他怎样面对其他同学的好奇,教他上课下课分别该有的规矩,教他放学后应该回家……一点一点,让他的行为习惯和正常孩子接近。终于,又在“有些伤害无法弥补,有些错误永远无法改正”“小柯,对你,我们该怎么办?”等一系列主题班会的教育和推动下,其他的孩子,对小柯的敌意消失了,围在他后面嘲笑的身影,渐渐变成了主动帮他打饭、倒水的零星暖意。

而这样的零星暖意,终究带来了那个戏剧般的转折。那一天,至今,我都还记得。

那是个平凡的早上,感冒了的我,进教室巡视了一圈,早读开始后,就回了办公室。很快,语文老师打电话来,说小柯不在教室。我真的火了!可能感冒的时候,人特别容易暴躁吧!很快,他就来了,走廊上一扭一扭的身影如此显眼。我气势汹汹地冲向他,他却一点也没有被吓到的意思,只是用迷彩服颜色的手,递给我一个一次性杯子。

“给你冲的板蓝根,嘿嘿。”他咧着大嘴,憨憨地笑着。然后转身进了教室。

端着这杯子的我,几乎是要落泪了。

慌忙而来的校医惊动了我。气喘吁吁的她看着我手里的板蓝根,明显松了一口气。

“刚才他跟我说,你感冒了,要冲一杯板蓝根。我觉得这个娃娃还是乖,就冲了一杯,跟着他过来了。”一身白大褂的校医笑道, “你别看他胖,跑得还真快,我都跟不上了。”

看着表情复杂的我,校医又笑着说:“刚刚他在校医室说了,我们班主任对我最好。”

“说我对他好?”

“是啊,说你从来不打他,不骂他,每天请他喝水,同学欺负他你还要帮他,说你最好,所以要请你喝板蓝根。”

我的大脑,不知道是因为感冒,还是因为别的,忽然开始嗡嗡地轰响。“说你最好”——这一句话,反反复复在我脑海里伴随着他递来的板蓝根的气味萦绕不散。有什么温暖的东西,一点点泛上来,泛出我的眼眶,又温暖了我的脸颊。

班主任的工作,本就烦琐,摊上这样的孩子,付出的精力就会像是填无底洞一般,看不到尽头。但是在这枯燥琐屑和烦恼之中,在我看来情商几乎为零的这个孩子,竟然告诉我,我所做的,他都看得到,我为他闯的祸而收拾烂摊子,他都看得到。

那一天,我醍醐灌顶一般顿悟,是的,教育,应当是爱的教育。这爱,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只是日常中超越自己耐心极限,更多地、无限地忍耐、帮助和教导。

那一天之后,虽然还是日复一日的他闯祸、我处理问题的日常生活,然而我清晰地感到,有些东西是不一样了。而改变着一切的,让这灰色镶上一道金边的,并不是什么高明的教育技巧,而是师生之间的情感。

保证书

1.不要乱抱女同学。

2.不要随地吐痰。

3.不要随地扔垃圾。

4.上课不要迟到。

5.不乱打同学。

6.要爱护教室清洁卫生。

7.上课不准打呼噜。

8.上课不准喊同学。

9.上课不要影响课堂纪律。

10.上课不准扯瓶子。

保证人:你的幺儿小柯

他写下这份保证书给我的时候,已经是初二了。经历了整整一年的不懈浇灌,我和他之间的默契和感情之树,也开出了小小的花。

我会在他表现好时奖励,心情糟时安慰;会在他把屎拉在裤子上的时候,带他到厕所洗干净;会在他衣裤划了长长的口子时,帮他缝补;会在他摔倒满脸混合着泥和血的时候,帮他一点一点擦净;每个周五,我都要给小柯的父母写信,交流小柯一周的种种进步,周一又带回他们的回信,从不间断。

班上的同学越来越接纳他,吃饭定帮他先打一份,他横冲直撞的时候避让在一边。他的家长,渐渐也不再那么拘谨和紧张,而是可以和学校一起,来平和地思考小柯未来的道路和他现在的生活,一点一点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反复推敲,怎么可以让他更加安全、健康,同时也不会有意无意对别人造成不该有的伤害。

这份保证书,便是他主动交给我的。虽然上面写的,他仍然常常做不到,但是他却对我说: “我要这样做,你们就喜欢我。”看呐,这样的孩子,其实是多么渴望别人对他的认可和爱。

他得到了很多宽容的爱,便也开始回报。比如他一早,喜欢四处走,去给他喜欢的老师们泡茶;比如他在家养了一只小狗,竟然起了我的名字,在外面看到他喜欢的动物,也都叫它们我的名字;在雅安大地震时远在西昌游玩的他急急地打来电话问候我吓到没有,安慰我不要害怕。他在班级大扫除时积极踊跃地擦教室墙壁,每天扫教室后面垃圾筐旁的废纸,上课前看见没人擦黑板他会飞跑去擦,虽然他擦扫之后我还得找学生再做,但他能每天坚持不懈地做。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单纯地表现着他内心对我们的喜爱和回报。

我想,如果这是一篇小说,那么或许,主人公会因为爱和善良而慢慢康复。然而,生活并不是童话。

绝大多数时候,他仍旧是那个啃窗帘、敲瓶子、乱吐痰、横冲直撞、随便开口怪笑、偶尔大小便失禁、四处闯祸惹人生气的小柯。甚至,正是因为我对他付出了更多、也收获了更多,他的一举一动,往,往会更容易让我的心受伤难过。

譬如前天。

他先是剪开了隔壁班物理老师满抽屉的苦荞茶,铺满了办公室的整个地面,接着,又在政治课上,因为政治老师制止他啃餐盘,指着政治老师破口大骂,骂得政治老师脸色青白,泫然欲泣。

我真的生气了,板着脸,不理他。

一个星期之后,他又送来了一张皱巴巴的、落款“幺儿小柯”的保证书。下面,附着家长的一段话,写满了歉意和感激,以及绝对配合教育孩子的保证。

他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我,等我原谅他,便欢喜万分地走了。

我靠在椅背上,叹了口气,那薄薄的一张纸,犹如每一天一样,单薄而又沉重,与一尘不染的理想有着天差地别。

然而,若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老师,又何必存在呢?然而,总还有一些孩子,只要一点点爱,能够让他生命中的一小段旅途更亮一些,对老师来说,这样的教育或许十分艰难,但这样艰难的付出本身,也弥足珍贵。

文章的最后,无论如何,都还是想放上对小柯的祝福。我相信,他会在与我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开心快乐。其实他不知道,我是多么期望着,他能永远幸福;更是多么期望着,他能在以后给我的任何留言上,也依然会像现在一样落上这个可爱的名字:

——你的幺儿小柯。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18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