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学习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与思考

  • 投稿徐士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392次
  • 评分4
  • 75
  • 0

周文辉,邱韵瑾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 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太适合于创业教育。将行动学习法导入创业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应用之中,通过确定创业问题、组建创业团队、研讨创业问题、制定创业计划、付诸创业行动与验收创业成果六步流程,让学生们在模拟真实的创业活动里“学中干”和“干中学”。实践证明,大学生在创业动机、创业态度、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建议教师加强过程管理、点评分享与论功行赏,以更好地保证行动学习在创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行动学习;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012?04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不同,它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使他们更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能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发挥作用,世界教科文组织要求大学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1]。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倡导“基于创业活动的理论教学法”(theory-based activity approach,简称TBA 法),PeterRobinson 曾对美国232 个大学的1 万多名学生进行调研, 认为美国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2]。最近,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文件,教育部正式将创业学作为大学必修课。然而,创业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不同于一般课程的理论性教学,传统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只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却难以培养出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鉴于此,作者尝试采用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探索通过“学中干”和“干中学”的创新教学,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

一、行动学习法的内涵与特征

(一)行动学习法的内涵

雷格?瑞文斯教授(Reg Revans)认为,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是指通过行动来学习,即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项目去解决实践难题,如参加产品开发、营销策划、市场推广与销售实战等,通过目标导向与任务驱动来培养他们的工作技能与行为素质[3]。它是一个建立在工作实践基础之上,以公司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目标任务,以提高公司绩效为导向,把学习与行动紧密相连,涵盖计划、实施、总结、反思、再计划的循环学习与工作过程[4]。Mike Pedler 认为行动学习是管理者通过团队学习方式尝试解决组织发展的重要问题,并从中进行学习的一种个人及组织开发的方法[5]。Cliff Bunning认为行动学习是管理者通过团队一起解决组织及个人发展问题的学习策略[6]。行动学习强调真实的人(处于问题之中的管理者)在真实的时间(问题发现及解决的真实过程)于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行动学习既是一种培训的组织模式,也是团队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行动学习法包括四个维度:一是行动学习是团队共同解决组织实际存在问题的方法。行动学习不仅关注问题的解决,也关注团队成员的学习发展与组织的进步。二是行动学习是一个从自己行动中学习的过程。行动学习的关键原则是每一个人都有潜能,在真正“做”的过程中,这个潜能会在行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三是行动学习通过一套结构化知识,保证团队成员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展能力。行动学习的力量来源于团队成员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互质疑和在行动过程中的深刻反思。因此, 行动学习可表述为公式:AL=P+Q+R+I(行动学习=结构化知识+质疑+反思+执行),P(Programmed Knowledge):结构化知识;Q(Questions):质疑(问有洞察性的问题);R(Reflection):反思;I(Implementation):执行。四是行动学习是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新思路和实际行动四位一体的方法。行动学习包括四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学习知识,从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总结经验,从个人的经验中学习;团队学习,从团队其他成员的经验中学习;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4]。

行动学习的“做中学”并不只是简单的做,学生在学习中使用公司真实的问题,组成团队共同学习,在成员之中建立研讨机制并确定期限,最后形成一个既有创新性又有可行性的方案提交评审,其最终定稿的方案要付诸实施。

(二)行动学习法的特征

行动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问题为课题项目,在教练的引导下将结构化的深度对话渗透在“问题—反思—总结—计划—行动—发现新问题—再反思”的循环过程中。它能够使学生及时将行动体验上升到认识水平,并将新认识及时转化为行动,继而在行动中检验认识,并产生新的学习体验。行动学习具有以下五个特征[7]。

(1)反思性。行动学习建立在反思与行动有机融合前提下,特别关注从以往经验中学习,反思质量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2)行动性。行动学习是学习与行动不断循环的过程,注重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行动学习更关注于学生采取的行动上。

(3)合作性。行动学习强调学习是一个团队行动的过程。团队具有学习交流、激发思考、澄清问题、提供支持和批评意见等功能。成员在团队内向队友陈述问题并寻求反馈,队友作为支持者、倾听者、观察者和提问者,帮助陈述者探索问题和形成新的行动要点,教练在此过程中帮助成员之间有效互动。

(4)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它强调个人的主动学习,而并非依赖教师灌输知识。团队成员间的经验和理性的发散、碰撞、整合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对学生个人沟通能力的提高和改进团队行为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5)参与性。行动学习是学生思维、情感与行为上的真正参与。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地参与到每个环节中并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个体的相关经验和对现实问题的认知与理解是团队宝贵的资源。

二、行动学习法的教学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计是一个策划和计划的过程。为了做好创新教学探索,根据行动学习法的内涵与特征,作者对《创业学》课程的“教与学”过程按六个步骤进行了教学设计。

(1)确定问题。教师根据课程性质与内容,确定课堂中需要解决的与课程相关的现实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出在课程的学习实践中会遇到的相关问题。问题的解决能让学生自己思考学习,提高相应的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实践中学以致用。

(2)组建团队。行动学习团队一般由5 人组成。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特长自行组织,并确定组员的职位及任务。团队成员对问题解决要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必须对问题解决做出贡献。

(3)质疑反思。学生针对确定问题按照教师提供的流程展开研讨,对自己及其他成员的观点进行质疑,并在团队分享过程中不断反思,从而对问题本质达到更深入的认识,并提出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每次讨论都要重点记录获取的经验教训,以备未来查询参考。讨论的问题主要围绕目标是什么、问题与原因、瓶颈识别、解决方案、可能的负面效应与执行障碍等展开。

(4)制订计划。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团队成员要进行详细策划并制订行动计划,这就需要成员互相交流和深入思考。学习团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要用在问题辨析和方案测试上。

(5)付诸行动。在计划制订后,通过团队合作与分工,整合相关资源,将计划执行到位。行动学习成果要通过行动过程才能得到验证,也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达成学生与团队成长的目标。成员也只有在行动过程中才能进一步反思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付诸行动是行动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6)结果验收。学生在课堂展示任务的完成情况,团队之间互相评比,教师做最后的点评,进行组织成果评估验收。每个团队目标与任务的行动过程和完成结果作为考试的重要依据,具体设计为:课堂表现占30%,团队作业占30%,目标达成占40%。

三、行动学习法的教学应用

根据行动学习的教学设计,作者重构了创业学课程教学计划,改理论导向为问题导向,要求学生以创业者的角色和立场来思考与行动,尽可能模拟创业的真实情境。下面简要论述行动学习法在《创业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确定创业问题

作者在第一堂课就抛出一个问题“各位同学,如果你准备创业会遇到哪些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法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团队组建;有人说发现市场机会或者找到市场空白;有人说筹集资金;有人说要找到一个产品或者一项技术来满足顾客需求;也有人说开发客户与留住客户等。作者先肯定同学们所提出来的这些问题都是在创业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再引用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最终确定创业过程中的三大问题作为行动学习的重点方向:一是如何捕捉和选择创业机会?二是如何整合团队与资金?三是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并创造双赢合作?作者以自己出版的《让自己成为抢手货》一书作为产品,让同学们代理销售作为创业项目之一,以出版社给的底价作为学生的进价,卖掉后再付书款,让学生开始站在生意的视角思考一系列的问题:谁是我的顾客?顾客有何需求?如何打动顾客购买此书?通过发散思维让同学们自己找出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组建创业团队

创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需要拥有共同梦想、性格与能力互补的团队,成员之间围绕整体目标分工协作,以完成个人力量无法达成的创业任务。“同学们,现在你们有两个选择:一是勇敢地站出来招兵买马;二是积极响应别人的号召。”“给你们30秒时间,施政演讲,营销你自己,看有多少同学愿意加入你的团队。招到1 个,算你完成100 万元的销售任务,给你的基本销售任务是500 万元。”“请各位勇士一字排开,给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每个人都是30 秒销售自己,大家讲完后,再请同学们货比三家,选择加入谁的团队。”作者将课堂模拟成商场,让学生自己组建创业团队来一起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组建团队采用“招兵买马”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站上讲台用30 秒时间营销自己,招贤纳士。评比哪个团队招纳的人才最多,同时分享经验,对于招纳队员最少的要进行经验总结。最后通过组长、成员之间的PK 将每组成员调整到最合适的人数,最后团队成员之间充分讨论,确定虚拟创业公司的名称、核心价值观、创业项目、成员分工等。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锻炼学生的胆量及演讲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学生要学会抢占先机,在短时间内让大家认识自己,因为真实的创业过程就是需要创业者善于发现并把握创业机会。

(三)研讨创业问题

世界上有四种类型的人:让事情发生的人;看着事情发生的人;怀疑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和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人。你是哪一种人呢?少数人因为相信,所以看得见;多数人因为看得见,所以才相信。现在你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到哪里去?作者以启发式提问让模拟创业团队开始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团队成员之间有不同意见通过说服理解协调来达成共识,团队进行分工协作、记录、讲解、汇报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呈现讨论的结果。通过团队分享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认识,在团队分享过程中再不断思考改进,补充团队意见。最后老师再给出思维方法或者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学生思考后的再学习,学生能深有体会,学习效果会更佳。团队之间互相学习,反思团队的不足并在以后的团队讨论中改进,这样的流程通过多次训练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学会交流与分享。学生不再是一味地记录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而是认真参与其中。

(四)制定创业计划

完善的计划(Plan)可以使执行(Do)、检查(Check)、修订(Act)有效率地进行。计划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脑子里。计划不但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团队成员能够确认行动而制定出的书面计划,将计划具体化、可视化是十分重要的。作者提供“工作任务分解法(WBS)”工具指导学生制定项目实施计划(WBS),按照“目标→任务→工作→活动”展开。在理论讲解之后,布置任务,让团队自行策划、分工协作来完成任务。例如广告制作计划,每个团队自己选择产品拍摄广告。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分工协作,想创意、写广告文案、拍摄广告、后续剪辑制作等。团队制定行动计划,队长按照成员所擅长的部分进行分工,遇到的困难一起解决。从课堂呈现效果来看,用简单的拍摄工具也能拍摄出有创意的广告,同学们为此还学习了简单的摄影剪辑等技巧。通过学习一项新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创业中遇到问题也能够按照目标分解办法来解决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创业中便能学会利用个性化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五)付诸创业行动

将Impossible(不可能)变为I’m possible(我能),老师要以教练的角色激励学生发掘潜能。创业者需要有营销自己的能力,需要在短时间内传递有效信息,同时还要了解作为一名职场人士需要怎样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断变换课堂背景。引用“非诚勿扰”节目的形式,让学生担任男女嘉宾,学会如何在短时间内营销自己,突出自己的优势,获得别人的青睐;将课堂模拟成面试场景,设定“一分钟打动Boss(老板)”环节,让学生学习面试中应该如何让自己的简历更突出,如何能够出奇制胜;让学生模仿《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的做法,担任记者去采访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了解创业真实过程感受和要成为一名职场达人需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在这过程中学生要通过不同途径找到采访目标,类似于在创业过程中如何去发现目标客户,在亲自实践中应用教师所讲授的如何找准客户的法则,在制定采访提纲中学会运用“行为事件法”中的STAR 问话技术,训练学生养成结构化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采访过程中学生能够确定自己的职场榜样,从而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培养相关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在团队帮助下进行改进。

(六)验收创业成果

作者设计了“0731”四关考试与期限来确保行动学习的有效落地,0:是指0 时理论考试,理论知识第一节学完,第二节课就考,逼着学生上课时不得不高度集中注意力,及时掌握理论知识;7:是指7 天内提交配合创业学课程教学的创业计划,让学生及时将理论应用于方案的策划之中;3:是指3 周实施项目创业计划,每周检查任务完成情况;1:是指1 个月出成果,成果包括职场竞争力之M-KASH 法则, M ( Motive ) 动机、K(Knowledge)知识、A(Attitude)态度、S(Skill)技能和H(Habit)习惯等的成长以及业绩(如,书籍销售收入等)。

四、教学效果与建议

(一)效果评估

作者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学习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不仅课堂氛围活跃,而且功夫在诗外。老师扮演教练的角色,学生扮演运动员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以传授为主,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但现实和理想有一定差距,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将所学的知识正确运用。往往是“学多用少”“学而难用”或“学而不用”。而行动学习法强调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知行合一,把原先“学与用”分离的两张皮有机整合成一体,学是手段,用是目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达成目标中主动学习。作者从两个维度对行动学习法在创业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做出初步分析,作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效果分析,共发放62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 份,有效率96%。

学生成长方面检验:你认为基于行动学习法的创业学课程教学中,你的收获如何?用1-5 来打分(1 为收获较少,5 为收获很大)。

(二)优化建议

魔鬼与天使都是在过程中出现,要想提高行动学习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达成较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1)过程管理。教师的眼光与决心,是创新的条件;教师紧盯不懈,这是行动学习法成功的关键。万事开头难,开始之初,因为原有的思维方式与习惯都需要做改变,且大大地增加了日常的工作量,年轻的大学生容易遇到挫折就放弃,如果没有教师的紧盯不懈,行动学习活动极有可能停滞不前。

(2)点评分享。以周为期限,每周布置的课外作业结束后,于次周统一集中讲评,总结不足,交流经验,围绕结果优化推进方案和方法。在创业计划工作结束后的集中点评,主要点评创业计划方案的可行性与创新性,并提出修改意见,让团队进一步完善方案;在计划执行阶段,通过执行效果显著的团队代表分享成功的经验,让团队之间互相交流心得体会,激发团队之间互相比、学、赶、帮、超;然后由教师点评方案执行中的共性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3)论功行赏。创业学课程让学生付诸行动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需要团队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海豚哲学给作者的启示是,只要有表现就要及时奖赏。当学生达成某项目标后,如果不加以奖励,那学生积极性是要打折扣的。一句表扬、一块巧克力、一本书、一次随老师下企业的机会、推荐实习机会、考试分数等都可以作为奖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