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

  • 投稿离歌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673次
  • 评分4
  • 45
  • 0

陈雁,符崖,陈晔,田婧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 大学生创业教育近年来受到我国高校的关注,通过研究与评述美国、德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等欧美与亚洲地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从把握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视大众化创业通识教育的开展、整合学科优势开展不同类别与层次的创业教育、建立校内外支持体系、打造高校创业教育精品实践项目与平台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进行了思考,为我国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大众化创业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134-03

[收稿日期] 2014-10-03;[修回日期] 2014-11-15

[作者简介] 陈雁(1969-),女,广东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化、国家创新体系建构、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亟待解决。这对新时期创业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创业教育近年来成为高校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创业教育源于国外,本文评述了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并借鉴其经验,对开展符合我国高校实际的创业教育进行了思考。

一、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及特点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美国是最早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国家。自1947年以来,通过市场需求的驱动与调整,美国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高校创业教育与社会支持体系[1]。其典型的模式一是以百森与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商学院模式[2],其开设有包括管理体验、企业管理、融资、收购、营销、投资、资本、经营、授权和分销等方面的众多创业课程,并通过种子基金、孵化器、创业者日等实践拓展计划使大学生获得创业体验,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精神意识,塑造创业技能。此外,商学院通过建立创业管理与教育资料和案例库、组织创业研究协会、设立创业研究基金会、发行创业管理与创业教育研究期刊等方式加强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模式二是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模式。斯坦福是理工科大学,其创业教育坚持文科和理科结合,教学和科研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三个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职业技能,注重专业应用导向和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其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课程设置当中,把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并开设文、理、工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跨学科课程,让学生学会评估创业机会,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如何将一个创意点子转变成为一个完整的企业。

(二)德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德国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难题设立的“模拟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创业教育初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教育学界普遍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精神、意识与心理品质的素质教育[3]。德国高校创业教育以具有创业潜质的大学生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培养,以节省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其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经典教学模式:以问题为驱动,由教师讲授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内容预先设定,按计划组织开展,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和模仿,达成具体的学习目标后授予评价等级。二是创业学习模式:以对策为驱动,不预先设定学习内容,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参加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来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的环境也比较宽松,并且允许学生模仿和犯错误,不授予评价等级,但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

(三)日本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日本的创业教育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的发展势头令人瞩目。日本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模式:一是以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的创业家教育模式,以有志于创办企业、从事创业的学生为主要对象开设的专门教育系列课程,要求选择该方向的学生除了发表高水平论文之外,还要在经过两年学习和对创业环境进行考察之后,能够将其创业理念和计划付诸实施。二是以培养系统的经营知识、技能为主的经营技能综合演习模式,以专门教育课程为经营或商务学科的学生提供技能练习,提高他们进行商务策划与经营能力。三是创业技能副专业模式,主要是面向拥有工科、医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开设的,将创业教育作为辅助教育课程。四是以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为主的企业家精神模式,以全体在学学生为对象进行创业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传播能力和实施能力以及作为商务人才所应当具备的较高素质[4]。

(四)印度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印度与中国在内外环境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人口大国,都是拥有较大国土面积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创业活跃程度高,自主经营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和地位非常突出,创造近60%的国民收入,活跃的创业经济推动了印度经济持续增长,也为解决人口大国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5]。印度因其语言优势,高校创业教育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几乎同欧美国家一致,主要以印度加尔各答管理学院和印度理工学院创业教育为代表。由于创业教育资源与外部创业环境的差异,其创业教育模式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分为师徒制模式和导师制模式。师徒制模式主要应用在创业基础学习阶段,这种模式在师生关系上,以师傅(或教师)为主导,学习内容和方式都由师傅制订,学徒(或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以学习创业的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培养实用型的技术工人或小作坊主。导师制模式更多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将技术教育和学历教育有机结合,将理论学习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将项目指导和活动推广相结合。此外,由于印度企业具有明显的家族企业特点,印度很多大学专门开设了家族企业管理项目,以帮助毕业生经营其家族企业。

(五)新加坡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新加坡与我国在地缘上相近以及传统价值观念具有同源性,其高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在亚洲享有良好声誉。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服务经济是国家主导产业,技术的开发并不擅长的,而技术的匮乏又限制了创业的实施。但其官方语言英语的优势为其与欧美国家交流清除障碍。独特的中英双语环境和中西方结合的教学,以及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等优势使新加坡的创业教育特别强调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主要表现在课程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与教育合作的国际化[6]。新加坡高校创业教育开展跨国办学,大学生第一阶段在国内接受密集式的创业知识和能力培训,第二阶段通过全球性计划、学生交流计划以及双学位和联合学位计划等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到国外著名大学或是科技园等技术集群地区去实习、参观、访学,一方面在实践中感悟和学习创业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国际化思维和对国际企业运作的能力,同时将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带回国内。

二、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对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借鉴思考

(一)把握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发展的历程表明,经济发展缓慢、产业调整、失业率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期,是创业教育产生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虽始于1947年,但直到70年代末期,美国遭受严重的经济不景气,失业率的快速上升和国际贸易的极度不稳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打击时,创业教育才受到重视,成为大学,尤其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7]。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公共机构减员增效,大企业纷纷裁员,以及因结构调整等因素,导致就业机会不足,大学毕业生传统就业市场萎缩,大学生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创业教育由此才得到重视与发展。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也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背景,当时日本经济陷入了二战后最长的停滞期,经济增长常年为负值,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缓慢,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所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峻,失业率屡创新高。印度创业教育的发展也与其高校发展伴随而来的大学生失业人数的上升、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全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息息相关[8]。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存在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有着相似的时代背景,创业教育也得到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重视,高校需抢抓机遇,把握时机发展与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使创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有效驱动力。

(二)重视大众化创业通识教育的开展,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精神与意识

欧美国家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各个阶段都包含各种形式与程度的创业通识教育,使青少年在进入大学前就对社会上的企业、公司、职业、创业等通识内容有所了解,从小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意识。而我国中学教育真正重视的还是沿袭了多年的传统学历教育和应试教育,以学生升学为唯一追求和终极目的,而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创业精神与意识的培养,以及学生一生如何发展,或关心不够,或根本未予关注。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企业、职业与创业了解甚少。初中等教育阶段创业教育的缺失,而且由于历史上几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思想根深蒂固,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精神与意识。创业者是青年人的骄傲,最优秀的学生才选择创业,创业走向成功,创业报效祖国的主体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缺乏创业的原动力和学习的自觉性。这使得高校的创业教育得不到多数大学生的共鸣,创业教育的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许多大学生参加创业活动与竞赛,并不是想将创业项目实施与转化。其最终目的是为出国、考研、考公务员、进外企与大型国有企业增添砝码与资历。因此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需重视大众化创业通识教育的开展,在开设具体的创业教程和培训课程之前向全体学生开展以培养创业精神与意识为目的创业通识教育,使创业成为大学生的群体性思想,成为青年人的时尚潮流,点燃青年人创业的激情与对创业教育的渴望。

(三)整合自身学科优势,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类别与层次的创业教育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都以原有优势学科为基础,通过与原有学科之间的整合,发挥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如商学院模式创业教育整合了其原有管理、金融、财务、贸易与经营等学科资源,而理工科模式则是文理结合,发挥理工优势,突出科技创业。其次,国外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也基于各自的实际情况,如印度发挥了自身的语言优势,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行了“拿来主义”,但又根据经济与科技与欧美存在差异、家族企业的实际情况形成了特色的师徒制模式与家族企业管理项目;新加坡高校则扬长避短,中西结合建成了国际化办学的模式。此外,国外高校还对创业教育的类别与层次进行了区分。不同类别的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与重点不同,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资质的学生其创业教育的内容、计划与方法都不一样。有聚焦式的精英项目,也有全校性的大众项目,有的强调创业精神意识培养,有的侧重创业知识传授,有的重视创业实践与经验,针对性强,节省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校高校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创业教育资源,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创业教育模式,应立足于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整合有利资源,不追求大而全,针对性地进行积累,循序渐进地形成适合自身的创业教育模式。

(四)建立有力的校内外支持体系,保障创业教育的实施

国外创业教育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表明创业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强而有力的支持体系。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形成了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创业教育从体系中得到了众多政策、资金、师资、技术与服务的支持。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地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创业教育通常处于“边缘化”,游离于正规教学之外,没有专职的指导老师,而且教师基本上没有创业的实践经验。因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得到学校的重视,得到政策、岗位设置、师资培养、学科发展、课程建设、孵化资金与场地等实质性的支持,并整合管理、教学、科研、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后勤等方面资源,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内支持体系。其次,校外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是高校创业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来自政府、企业、基金会、协会、创业者等机构与成功人士的支持渠道,探索有政府、企业参与的孵化器和创业园的发展与完善,探索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的引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场地、设备以及专业的指导,为大学生优秀的创业计划提供融资与项目转化服务,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降低创业风验,提升创业的成功率。此外,高校创业教育还需有合作与国际化的视野,与国内外大学某些顶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入最前沿的教育成果,开展合作办学与师资培训。

(五)打造高校创业教育精品实践项目与平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创业教育实践项目与平台是国外高校创业教育非常关注的问题。国外高校各种创业教育模式均设有丰富的实践项目与平台,创业实践贯穿在教育的整个过程,如对低年级大学生开展创业启蒙与体验活动,工厂企业参观,举办创业讲座等;对中高年级大学生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参加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研究等;对有潜质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进驻创业基地和孵化器,参与社会创业等。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重讲授轻实践”“纸上谈兵”是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重点问题,需加大力度打造一批创业教育精品实践项目与平台,如举办创业计划、商业计划、市场营销、职业规划大赛、参与企业经营等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创业咨询服务机构、周末交易市场、大学生创业园、创业中心、创业孵化器等。此外,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购物市场巨大,一方面以网上开店为代表的网络创业由于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经济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成为青年创业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许多传统的公司企业也在建设自身的电子商务系统,经历业务网络化的转型,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因此,也急需大量具有网络经营与创业能力的人才。因此除了线下的实体创业教育,高校还需重视线上的网络创业教育,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大学生网络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平台,并以之为载体开展网络创业实践活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徐小洲,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选择:美国模式与欧盟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6),98-103.

[2] 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2):41-44.

[3] 杨茂庆,袁琳.基于德国经验的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0):84-88.

[4] 谢丽丽.日本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9):94-96.

[5] 任泽中,李洪波.印度高校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9):96-97.

[6] 张昊民,郭敏,马君.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1):87-91.

[7] 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历史演进与经验借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2):40-42.

[8] 徐小洲,李娜.印度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动因与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13 (5):59-62.

[编辑: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