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3-15
  • 阅读量55次
  • 评分0
  • 0
  • 0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MOOC、SPOC、蓝墨云班课等学习方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己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文将针对《审计学》课程,从课程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审计学》课程培养目标定位


  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与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要求学生通过《审计学》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知识水平:掌握审计学基础理论及相关实务技能,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实务技能分析和解决组织管理、经营发展等相关问题;熟悉审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在审计实践活动中能够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准则。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能力水平:能够运用审计客观、公正的立场和职业精神对相关问题形成解决方案;能够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就审计领域问题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协调审计项目组的工作安排,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其他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


  二、《审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传输次序得当,把握主线,不断强化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成员认真修改与完善教学大纲,合理设置课程的先导课程与教学内容,使知识的传输做到无缝链接;在知识与能力培养方面,做到把握主线,不断强化。


  前两次对函证的介绍都是基于审计理论层面的介绍,而第三次的介绍则是与审计实务技能密切结合。通过这种对重要知识点不断强化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理论与实务处理。而在整个函证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强调审计人员要独立控制函证的回收工作;客观、谨慎地处理回函差异;对于不能实施函证程序获取审计证据的情形要实施替代程序而不是武断地中止审计工作或者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我们会润物细无声地将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判断,专业的胜任能力,良好的职业行为教育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保驾护航。


  (二)课程结束前,布置综合业务题


  作为能力培养拔高训练环节,课程组教师会在课程结束前,布置综合业务题,将本课程多章知识点进行串联,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能力,效果好。


  (三)人文精神塑造和创新精神培养贯穿始终


  课程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将人文知识传输、人文精神塑造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与专业知识传输和专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成员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审计人员谨慎的执业态度、站在财务报告使用者角度判断财务报表整体公允性的换位思考工作方式、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专业胜任能力等相关内容。


  知识传输次序得当,把握主线;不断强化、课程结束前,布置综合业务题;人文精神塑造和创新精神培养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设计思路有效保证了夯实学生审计理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审计实务技能,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塑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


  目前,审计学课程正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完成两个学期的教学运行。


  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审计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情景导入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案例教学涵盖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其具体应用如表1所示。


  四、《审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特色


  《审计学》课程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形成以下特色:


  (一)实现人文知识传输、人文精神塑造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与专业知识传输和专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创新


  要求学生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应当公正处事、实事求是,不得由于偏见、利益冲突或他人的不当影响而损害自己的职业判断;要求学生应当持续了解并掌握当前法律、技术和实务的发展变化,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始终保持在应有的水平,确保为客户提供高水准的专业服务;在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过程中,通过财务报告整体层面的应对措施以及进一步审计程序,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


  (二)实现审计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创新


  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换为主动的思考。通过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审计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的能力。


  (三)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碎片化与系统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新


  基于知识点碎片化的在线开放课程,对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是有限的;而线下的课堂教学通过案例教学、系统化的综合业务能力培养将学生在线上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


  五、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


  从1987年,我校开设审计学课程以来,课程建设在三代課程组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4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7年建设成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目前,正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已完成两个学期的混合式教学。


  在本次课改过程中,课程组在深入研究改革思路,精心设计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对审计学课程知识点进行碎片化,深入剖析其内容特点,进行相关知识点分类与特征归纳;评估各知识点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了随堂重要知识点练习环节,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在讲解完就加入适当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相关重要知识点;同时,课程组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不断地结合所讲授的内容,提醒学生学习审计人员谨慎的工作态度,积极沟通的工作方式,并将所学到的解决审计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比如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计划,按照计划付出实际行动等等。


  在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被评为教学质量免检教师,在最近一次学生、学院评价结果统计中,课程负责人被为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习的学生,受到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好评,对学生们的审计执业能力给予高度评价,获得了较好的课程改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