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河北县域经济竞争力路径研究

  • 投稿其林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717次
  • 评分4
  • 69
  • 0

文/王建峰 冯盼

【摘要】本文以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着力点,深入分析河北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提升河北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思路和根本途径,以期为河北县域经济借助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河北省;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3JJ038)。

【作者简介】王建峰,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冯盼,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一、提升河北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意义

(一)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要环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要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促使京津冀区域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增长极。县域经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绕不过去的一个环节,让县域经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壮大起来成为必要。在2014年10月17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布的592 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名单上,河北有39 个县(区)“上榜”,其中,32个贫困县环绕在京津周边,包括了3798个贫困村,272.6万贫困人口,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在城市功能定位中,北京要建立世界级城市,京津冀区域要建成世界级都市圈,那么,环京津贫困带的形成不仅制约了河北经济发展,还对京津地区的生态和城市形象产生恶劣影响,环京津贫困带是京津冀共同面临的难题。

(二) 提升河北整体竞争力的关键

强省必须强县,县域经济的强大是强省的前提,是提升河北经济的关键。2013年5月,周本顺在河北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 会议上提出,河北要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力争实现重大突破,其中第三大攻坚战就是要下大力量把县域经济和县城做大做强。河北省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占全省县(市) 总数近一半,如果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无法顺利实现,最终制约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要在多方面下足功夫,紧紧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融入协同发展的大局。县域经济作为河北经济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要想顺利实现与京津的协同,县域经济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河北省是县域大省,拥有135个县(市),仅次于四川省,数量排名全国第二,有22 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民族自治县;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3%,县域面积占全省的94%。2013 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19404.8 亿元, 增长8.7%,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8.6%。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 亿元的县(市) 有13 个,比2012年增加1个;超过100亿元的县(市) 有66个,比上年增加3个;94个县(市)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8.2%),44个县(市) 增速超过10%。河北县域全部财政收入占全省近50%,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3%,县域GDP占全省的近70%,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总体来看,河北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三、河北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一)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受自然资源、交通和市场等因素影响,河北县域经济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二、三产业进一步发展,推动河北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县域产业结构仍然以农业为主,且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传统农业方式占据很大的比例,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程度较低。2013年,河北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水平为15.6%, 其中, 65%的县(市) 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县域平均水平;48%的县(市) 超过20%,18 个县(市) 超过30%;第三产业平均水平为31.7%,其中,60%的县(市) 低于平均水平;17%的县(市) 二产比重超过60%。可以看出,河北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一产和二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层次有待提高。

(二) 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

中心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一般是这个区域的辐射源,不仅吸引大量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而且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起到辐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河北县域内建制镇的数量较多,比较分散,而且规模都很小,呈现“小而多”的局面。对于河北来说,在全国县域单位数量排名中,河北排在全国第二位,但是在县域单位数量的前五位中,河北的地级市数量是最少的(图1),也就是说河北地级市拥有的县域单位较多。其中,保定市是县域数量最多的,有22个县。地级市的数量少,县域数量多,以致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作用不很明显,影响了县域经济的活力。

(三) 产业集群品牌力弱

品牌是一种战略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当前经济的竞争已经不再是资源的竞争,而是融入了多种元素的品牌竞争。品牌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与价值,品牌的竞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格与成本的竞争,品牌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北拥有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具有相当的知名度,甚至在全国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辛集皮革、白沟箱包、安平丝网等。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提高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普遍存在“散、小、乱”的情况,集群内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支柱型龙头带动企业,呈现“集而不群”的态势。因此,虽然有些产业集群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区域品牌。集群内企业大多集生产、销售于一体,多以家庭作坊形式存在,产业集群内部并没有形成规模企业,没有树立起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河北县域经济品牌意识不强、发展缓慢是制约县域经济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

四、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河北县域经济瓶颈问题的关键。为了更好地调整河北的县域经济结构,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做到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资源的消耗来实现经济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县域经济应该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县域经济的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四化”协同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切实增强县域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统筹县域乡镇一体化发展。

(二) 遵循三农协同发展的思路

1.发展现代化农业。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实现农业各个相关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也不断增强,先进技术的引进,使得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县域经济的基础好,门槛低,乡镇密集,城乡之间协调比较容易。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劳动力、固定资产及其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发展特色产业,市场上对优质水稻、优质猪等优质、特色的农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调整种植结构,由单纯的种植业向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产品销售的生产、销售、流通一体化的转变,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现代农业不仅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

2.推进农业的工业化进程。在保证农业合理比例的条件下,降低农村较高的失业率。县域经济大多数以中小企业为基础,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利用县域内具有集聚效应和发展潜力的工业企业,搞好农产品特色加工业,并以其为核心,培育合理的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第一,必须分析县域内外的现实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根据需求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第二,工业企业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机会,同步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以求更快地适应工业企业的扩张和发展。第三,政府应提出切实的扶持和鼓励政策,鼓励本土企业家进行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招商引资,吸引上游零部件生产厂商,通力合作,吸引下游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加工制造厂商,为工商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

3.提升县域公共服务水平。县域经济下,新农村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路交通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中的通信、文化、卫生、教育等的提升。河北省内有些县域还不能做到村村通公路,信息闭塞,有些村落的通讯设施还不够完备,甚至电信讯号都收不到,更不用说休闲服务设施和场所。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积极投入和合理规划,更好地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使之焕然一新,努力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三) 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跳出县域看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指县内经济的发展,而且需要看与相邻县的资源共享与产业合作,而中心城市所具有的辐射力影响着周边县域单位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就是说,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带动,小而散的发展模式无法提高县域竞争力,因此,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就十分必要。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从而形成“大城市”带动“小县城”的发展模式。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产业定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形成互动,带动其经济的发展。

(四) 壮大产业集群

1.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产业集群不应该是“群而不集”,而要培育关键性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基础较好的企业发展起来,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全省产业集群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自己的区域品牌。

2.树立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意识。品牌意识是一个企业对品牌和品牌建设的基本理念,产业集群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有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建设的观念。没有区域品牌的产业集群是缺少灵魂的产业集群,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业集群才可以持续发展。

3.建立合理的竞争合作关系。河北省内的产业集群普遍存在产业结构雷同、企业恶性竞争的情况。竞合关系的不合理,不但造成县域内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影响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在集群内延伸产业链条,细化产业分工,引导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错位发展,以产业链的形式形成合作关系,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共赢互动关系。

(责任编辑: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