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门改良Soave 术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 投稿曹哲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428次
  • 评分4
  • 69
  • 0

崔 钊

长春市儿童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肛门改良Soave术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科收治的32例采用经肛门改良Soave术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观察,并将同期收治的行传统Swenson手术的3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肛门改良Soave改良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患儿排便的控制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较传统Swenson改良法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婴幼儿;巨结肠;先天性;改良Soave术;传统Swenson改良术

[中图分类号] R7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046-02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疾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类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之一[1],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以男性患者居多,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新生儿肠道梗阻、胎粪排出延迟、婴幼儿便秘等,,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方法有很多,大多数需要开腹 ,手术创伤性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容易感染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目前,我国常常采用经肛门拖出术或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为探讨其疗效,该科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对收治的3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取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科收治的采取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的3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观察对象,男 25例,女 7例,年龄 50天~3岁,平均 (1.5±1.7) 岁,患儿均有腹胀、呕吐、胎粪排出延迟或不排胎粪等症状,经钡灌肠、肛诊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其中短段型9例,普通型20例,长段型3例。并将该院同期收治的行传统Swenson手术的3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男 21例,女 11例,年龄 45 d~3岁,平均 (1.3±1.8) 岁,均有腹胀、呕吐、胎粪排出延迟或不排胎粪等症状。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和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传统swenson改良法 选用基础麻醉+静脉(或气内)复合麻醉,取头低脚高约15°位,取左下腹旁正中切口,进入腹腔, 探查狭窄和扩张肠管,直肠两侧腹膜反折处剪开,保护输尿管,选取肠壁红润蠕动良好的正常肠段作保留结肠[3], 扩张肛门,放入卵圆钳,直肠上端结扎,叠套拖出直肠、结肠,然后切断直肠,将扩大的结肠拖出至正常肠段标记处,切除多余的大肠,行全层间断缝合,然后检查吻合口有无出血,常规关闭盆腔、后腹膜和腹腔。

1.2.2 经肛门改良soave术 所有患儿术前均用生理盐水反复洗肠8~14 d,术前3 d口服甲硝唑或者新霉素等抗生素,术前3 d扩肛,术前1 d禁食,插胃管和尿管。手术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4],患儿俯卧位,呈头低脚高,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牵拉显露肛门,沿齿状线环行切开直肠黏膜,在齿状线附近注射稀释的0.5%普鲁卡因肾上腺盐水,切开直肠后壁齿状线及前壁齿状线粘膜的1周,沿粘膜下层分离直肠粘膜管至盆腔腹膜反折上方,横断肌鞘,行直肠肌鞘后壁纵切,而后拉出直肠上段和乙状结肠,就可见到肠管的狭窄段,移行段,扩张段,检查肠管血运是否良好,切除病变肠管至狭窄段15 cm以上,以“V”形切除直肠后壁肌鞘[5],把正常肠管的浆肌层与直肠肌鞘缝合数针后,在齿状线上用4-0可吸收线将结肠全层与直肠粘膜行间断缝合,肛管内用凡士林纱条进行固定和填塞,而后逐层关闭腹腔。术后常规给予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术后1 d拔出肛管,肠道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给予母乳喂养,术后3 d取出肛管内滞留的纱条,术后5~7 d拔除尿管,术后7 d腹部切口拆线,术后14 d复查,检查吻合口情况,教家长学会扩肛,于第1、3、6个月复查,检查肛门恢复情况并对排便情况做出评价。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术式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术中并发症(包括输尿管损伤、腹腔污染)、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尿潴留、切口感染、)和术后晚期并发症(大便失禁、便秘、腹泻)的比较。

1.4 统计方法

运用PEMS3.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种术式的效果对比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抗生素使用等比较中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经比较,soave术并发症明显少于Swenson法,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后恢复随访

随访6个月~3年。经肛门改良soave术有2例术后晚期出现了便秘和腹泻,给予相应药物后症状缓解,而传统swenson改良法术中出现了11例并发症,中晚期并发症:吻合口瘘有3例,吻合口狭窄有6例,尿潴留有6例,切口感染有4例,大便失禁有6例,便秘有9例,腹泻有7例。其余的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排便正常。

3讨论

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累及或不累及小肠)是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少见类型,发病率为1:5 000[6],如过治疗不及时,常常会合并小肠结肠炎、肠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这些年来针对先天性巨结肠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swenson改良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恢复慢,容易出现术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特别是新生儿往往手术耐受力差,更增加了患儿和家属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通过对该组资料的研究,经肛门改良soave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抗生素使用中明显优于传统swenson改良法,两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尿管损伤、腹腔污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尿潴留、切口感染、大便失禁、便秘和腹泻等并发症发生中,发现soave改良术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优于wenson改良法(P<0.05),与有关报道相近[7]。经该组资料结果显示,经肛门改良Soave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适用于婴幼儿,经肛门操作,避免了腹腔污染的机会,减少了切口感染,患儿术后大便控制功能较好,符合现代微创外科手术特点,减轻了家长的压力,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8]。

综上所述,经肛门改良Soave改良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疗效显著,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远期效果较好,使患儿的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曹闯.吴江华,吴玲玲,等,经肛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40例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1):255-256.

[2] 卫同林,师玲,席红卫.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防治[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2):134-135.

[3] 李爱军,樊娟,孙传玮,等.腹腔镜下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2):261-262.

[4] 杨泉波,姚敦武,秦光远.腹腔镜辅助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32例[J].临床医学,2013(1):301-303.

[5] Xiaojuan Wu,Jiexiong Feng,Mingfa Wei,et al.Patterns of postoperative enterocolitis in children with Hirschsprung’s disease combined with hypoganglionosis[J].J Pediatr Surg,2009(44):1401-1404.

[6] LI Ai wu,ZHANG Wen tong,LI Fu hai,et al.A new modification of transanal Soave pull?through procedure for Hirschsprung’s disease[J].Chin Med J,2006,119(1):37-42.

[7] 张守华,邓庆强,黄金狮,等.腹腔镜辅助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2(1):354-355.

[8] 杨艳辉.经肛门改良Soave术和经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3(14):299-300.

(收稿日期:201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