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 投稿Ener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928次
  • 评分4
  • 90
  • 0

陆静

作者单位:241000芜湖市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房

陆静:女,本科,主管护师

当前,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60岁)达总人口的14.3%[1],预计到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上升到20%,2050年将达到25.5%,这意味着每4人中就有1位是老年人[2]。快速的老龄化使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急剧上升,对于护理专业化要求更加突出。一方面,老年患者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较大的心理变化,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问题,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老年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3]。另一方面,现代护理理念已经由单纯的生理护理向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全方位的身心护理转变,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心理的影响,为患者的康复树立信心,帮助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为运用新的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提升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现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综述如下。

1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需求

1.1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因家庭、社会环境、个人素质、文化修养和自身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大多数老年患者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1.1焦虑心理焦虑的心理在各个年龄层的患者中普遍存在,老年患者的表现尤为明显。老年患者焦虑心理的内心体验是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是极端的惊恐,而外在行为常常表现为情绪不高、食欲减退、悲观失望等,也有的表现为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等[4]。据统计[5],50%~80%的老年患者的不适与其情感调节障碍有关,老年人对自身疾病及治疗,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少数患者在多重不良因素作用下,负性情绪逐渐衍变为心理疾病。此外,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或加剧老年患者的焦虑心理,如抑郁症、痴呆、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等;某些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导致或加剧焦虑心理,如抗胆碱能药物、咖啡因、β-阻滞剂、皮质类固醇、麻黄素等[6]。

1.1.2抑郁心理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理,轻度的抑郁往往表现为心境不佳,忧伤、悲观、绝望,在日常生活中对任何事物都丧失兴趣;或者表现为精力丧失、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病率是5.7%,而在英国是12%[7]。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发生多是由于病情的不可逆性而引起,通常老年患者的病情复杂、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导致患者对康复失去信心,甚至绝望,在这种负性情绪的长久作用下极易导致抑郁。其次,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也是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心肌纤维组织增多,心肌细胞增大,心肌硬化,顺应性降低,脑细胞减少,脑室扩大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减低,使感觉减退、触觉和温觉阈值下降甚至消失;老年人的内分泌腺体对刺激的反应程度低,反应时间慢,使机体的应激能力明显减弱,这些身体功能的减退,往往成为抑郁心理产生的重要诱因。此外,老年抑郁症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继发于各种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等等。

1.1.3孤独心理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同年龄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每个年龄段均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孤独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特点,它是老年人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老年患者很多受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减少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社会支持系统缺失,客观上使老年患者容易滋生孤独寂寞的情绪。而老年患者身体各个器官都处在衰退和功能下降阶段,感知能力、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减弱,这些内在因素的变化进一步加剧孤独寂寞的心理。这种心理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躯体化的慢性精神疾病的出现,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躯体不适,患者常以躯体症状来获取注意和照料[8]。

1.2心理需求因老年患者存在以上诸多的心理问题,为准确地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而为开展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国内外对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开展了广泛研究。刘垠良研究发现[9],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需求是多方面、多维的,不同老年患者在需求内容和需求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近年来,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的加强,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躯体、情感、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已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在涉及老年患者多数需求项目的需求程度上,护理人员和老年患者的观点存在差异,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

2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如上所述,大多数老年患者都存在心理问题,表现为治疗依从性差、抗药行为等,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给予老年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老年患者焦虑、抑郁、孤独的心理,能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康复效果明显。

2.1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心理反应的影响国内的相关研究证明[10],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最有效的护理方式之一,可以减轻老年患者的心理负担,最大限度地避免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李荣认为[11],老年病残患者均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等心理症状的改善较显著。与刘一琴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实施心理护理后1个月,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与治疗前相比较,具有较明显的改善,心理护理对控制老年患者的负面情绪效果良好,对病情的缓解有重要作用[12]。愉快和积极的心态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2.2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健康信念的影响老年患者往往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有的合并多种疾病,因自身健康状况差,导致老年患者健康信念薄弱。研究显示[11],实施心理护理后,老年患者健康信念明显加强,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医护的信任度、对疾病的重视度、对按时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均大幅提高。对老年人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使其在学习中增强信心,逐渐地改变错误认知,在健康教育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支持。心理护理就是运用心理学知识,改善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帮助树立健康的信念,维护老年患者最佳的心理状态。

2.3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3],经过心理护理,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认识,心理应激达到良好状态,血压、心率平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早期研究单纯关注心理护理对于血压、心率的影响相比,近年来的研究更加注重心理护理对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影响。在实施心理护理后,许多老年患者头昏、头痛、乏力、恶心、便秘、失眠等症状明显好转。通过采用COPD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调查,经过心理护理1个月后,老年肺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方面均有明显提高[14],心理护理对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良好。

总之,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治疗效果之间存在极大关系[15],心理状况会严重影响病情,患者因躯体受病症影响产生较多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在病情本身恶化的基础上会造成进一步的影响,通过提高心理护理水平使患者的依从性和痊愈率明显提高。因此,针对老年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确保治疗效果。

3老年患者心理评估、心理诊断与心理护理措施

要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前提是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的诊断,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在疾病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心理,遵循心理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3.1心理评估细致观察了解患者的性格、习惯、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情况,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16]。为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综合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认知功能评价及心理测量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以确定老年患者心理问题的性质、程度及心理失衡的原因。鉴于老年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减弱的情况,除了要与患者交谈,更要注重和患者亲人交谈,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的轨迹。

3.2心理诊断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患者心理,提出心理护理诊断。需要指出的是,老年患者的心理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心理诊断也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结合老年患者心理变化的情况不断修订完善。

3.3心理护理措施

3.3.1观察细致,态度和蔼,充分尊重老年患者老年患者除了要求医师技术水平高外,特别希望被重视、受尊敬。护士应充分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护士,要尊重、关心、爱护他们,讲话礼貌,态度和蔼,热情周到。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对老人的健忘和啰嗦给予谅解,对老人的要求尽量满足[17]。

3.3.2建立护士主导,多方参与的新型护理机制运用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方式,以患者为中心,护士、家属、医师共同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获得可能的社会支持,鼓励其与家属联系、相处,参与社会活动,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倾诉、求助渠道,更多的情感和经济支持[18]。听取家属的见解、希望和要求,鼓励患者与家属尽可能多地进行非医疗活动的接触,使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更好地自我调节,进而使患者超越情绪的影响,变得更加理智达观,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3.3.3加强沟通,密切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语言沟通方式,能和老年患者交流感情,消解孤独的心理,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护士应特别关注诚挚的沟通在以下重要时点的作用:初入院时,通过介绍环境和规章制度,征求患者意见,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为住院后的心理护理做好准备;配合医师制定的医疗计划与老年患者进行交谈,充分满足患者知情权,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争取患者的配合,坚定信心;在老年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或者产生情绪波动时,通过交谈稳定其情绪,防止负性情绪和不良的心理感受加重病情,导致病情复杂化。

3.3.4健康宣教健康宣教是常规护理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健康宣教,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健康宣教,使得老人们自觉主动地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和习惯,注意保健,防治疾病发生,知道“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才是科学的生活方式[19]。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促进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感受,心理和行为呈现良性循环。通过健康宣教,鼓励老年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长期参加声乐、舞蹈、摄影等文艺活动使各感觉通道更为积极地接受外界刺激,有助于减缓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20]。健康宣教在心理护理中依然具有重要地位,是心理护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老年患者心理护理队伍建设

心理护理的实施依赖于护理人员,他们的护理技能、心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目前,大多数护理人员较年轻,他们在对事物和现象的判断、思维、反应能力等方面都与老年患者存在较大差异,对老年人心理特征的把握不够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心理护理的效果。相关研究表明[21],护士对老年护理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相对优于老年人心理特点的掌握情况。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关注在职护理人员心理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并支持护士通过在职自修、函授或进修的方式学习老年心理护理知识和沟通技能,选派优秀护士脱产学习老年人心理护理,有计划地举办老年人心理护理讲座;另一方面要重视老年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德国专门开设了老年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包括人文政治、社会-心理、医药及护理、工作方法及管理4个方面。日本也强调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各类老年护理人员均需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并取得相应资格[22]。为了让更多的老年患者能接受优质、全方位的护理,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水平和老年护理专长,能独立解决老年专科护理中疑难问题的老年专科护士迫在眉睫。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观念也充分认识到心理护理能消除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愉悦、积极的心态,增强老年患者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老年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老龄化的背景下,要运用最新的护理手段和措施来解决老年患者遇到的身心健康问题,充分发挥心理护理在老年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造福广大老年患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2]关锐,张磊,范艳艳,等.我国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必要性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3B):7-9.

[3]Tsai SJ,Yeh HL,Hong CJ,et al.Association of CHRNA4 polymor-phism with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in elderly males[J].GenesBrain Behav,2012,11(2):230-234.

[4]张文艳.老年人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22-324.

[5]鞠法红.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364-365.

[6]Jacobsú,De Castro MS,Fuchs FD,et al.The influence of cognition,anxiety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over treatment adherence in uncontrolled hypertensive patients[J].PLoS One,2011,6(8):e22925.

[7]Cooper C,Katona C,Lyketsos K,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reatments for refractory depression in older people[J].Am J Psychiatry,2011,168(7):681-688.

[8]张乐溪.老年病人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11,30(18):149.

[9]刘垠良.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00-501.

[10]李宝侠,李芳侠,张红梅,等.老年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护理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1):141-142.

[11]李荣.46例老年病残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2):190-191,194.

[12]刘一琴.76例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160,162.

[13]屈瑶哲,翟昌林.心理护理对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J].求医问药,2011,9(1):10-11.

[14]蒋艳芳.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161-162.

[15]李淑贞,李莉,李爱香.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及其创新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18(25):102-103.

[16]李秀芳,赵凤春,崔丽平.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153.

[17]李秀莲.医护心理学[M].太原:山西科学出版社,2009:153-154.

[18]Osvath P,Fekete S.Suicidal behavior in the elderly.Review of results at the Pecs Center of the WHO/EURO Multicenter Study on Suicide[J].Orv-Hetil,2001,142(22):1161-1164.

[19]张菊敏,牛陵俊,张晋华.护理干预对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2):535-536.

[20]刘沛妤,郭毅飞,刘军静.中老年人学习活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2):194-196.

[21]周晓艳,周云辉,文安笑.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知识认知情况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10B):27-28.

[22]张蓉.国内外老年护理的研究及进展[J].当代护士,2010,10(中旬刊):11-13.

(收稿日期:2014-01-25)

(本文编辑陈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