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应用体会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1-20
  • 阅读量22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虽然,我国已有高校将教育管理心理学应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会遇到种种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高校管理者,在应用教育管理心理学进行管理时,一些有效的策略,希望可以给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教育管理心理学,高校,学生管理


  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就高校学生管理而言,只有不断尝试、应用新的管理方法,大胆启用优秀人才,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效率,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将教育管理心理学应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不但可以加强高校对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及时性,而且可以使管理者对症下药,加强管理效率。


  一、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在校高校学生多为全日制,与社会接触较少,缺乏社会经验,人生阅历不足,对于一些问题、事情的看法认识不清或者不够透彻,很容易引起其情绪的波动。并且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们很容易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事物,加上他们辨别能力不强,极容易误入歧途、不能自拔。比如,网络成瘾、互联网理财、网络借贷等。


  其次,有许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高校的自主学习形式、更多自我管理的空间,是与其在高中格格不入的。暂时的失败会给学生们带来挫败感,心理素质不好的同学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开放式的大学生活为学生们谈恋爱提供了便利,在感情生活中,受挫在所难免,一旦处理不好便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现如今的高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使然,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他们可能还没有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身体。离开了父母的羽翼,从饮食、起居、穿衣到日常生活作息规律,产生各种不适,从而由身体问题引发心理问题。


  (二)客观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人事制度、就业体制使高校学生措手不及。加上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且对口专业大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较远,有的甚至会有所冲突。此外,多数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是迷茫的,并且对于社会及其敏感,对国家、社会问题、个人发展都有着较高的期望值。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当大学生们遭受了社会一轮又一轮的打击后,很可能产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对自身理想的怀疑,甚至对社会的怀疑,这种落差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抑郁、焦虑、意志消沉等各种不良反应。这与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是有必然联系的。


  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管理心理学属于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也是教育管理、与心理学结合的产物,并将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心理现象、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此外,教育管理心理学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不仅是对目前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等研究成果的积极选择,也顺应了我国教育实践的实际需要。


  三、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在学生管理中心的应用


  (一)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从踏进高校的那一天起,学生们便被赋予了双重身份。一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第一要务,高校的主要任务,也是传授知识;二是成人,高校校园就是一个微型社会,也是学生脱除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地带,高校的另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学生走向成熟,建立完善自我的人格,树立目标。


  (二)心理辅导是关键


  有专家学者曾指出,心理问题的易发群体是学生。在家庭、社会等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高校管理者工作的关键所在。为此,高校应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并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宣传、组织、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抹除其对于心理健康的偏见。


  (三)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


  通常,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是心理辅导队伍,他们的专业素养、心理辅导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对于其所辅导的大学生尤为重要。优秀的辅导员,不仅是组织大学生学习、工作、活动的一把好手,更是大学生在成长中的引路人。高校应加大对应投入,创造条件,吸引、培养出一支素质过硬的辅导员团队。对于辅导员而言,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脱离心理阴影的同时,亦能体会到工作本身的意义,并且使自己更加积极向上,获得成就感。


  四、学生管理的实施


  在学期初,项目管理委员会结合高校自身教学特点、教学要求、以及办学目标,制定有特色、有针对性的项目方案。并且按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划分不同工作职责,明确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做积极的宣传和推广。项目小组根据项目方案进行具体策划和实施,然后由项目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核,并在项目实际实行中给出可行性建议,并进行监督,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进行结束后,由项目管理委员会验收,并组织期末评比,肯定项目开展中取得的成就,总结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不足。


  五、结语


  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激活学生的责任心与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并且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作者简介:郭玉华(1984-),女,汉族,河南林州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