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教师职业的“信达雅”

  • 投稿答完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1000次
  • 评分4
  • 56
  • 0

陶国华

清末思想家严复先生曾在《天演论》中提出了翻译的“信、达、雅”境界,这一标准引发了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20 年的教师生涯,我觉得教师的职业精髓也可以从“信、达、雅”三个层面来进行概括。

一、教师之“信”

严复先生强调“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作者的真实意思。作为一名教师,从“信”的角度,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信国家

十八大后,习总书记发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讲话,其内涵之一,就是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向往。他指出,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付出的努力也永无止境。教育事关国计民生,既是当前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中国梦的梦想大使,要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进一步体会职业的神圣感和崇高感,在履职中坚定方向,在尽责中牢记历史使命,在敬业中实现师生共同进步,为帮助学生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2.信职业

国外很多地区,教师的工作量也很大,可是面对学生,他们常常是面带笑容、很温柔、很有爱心,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但他们都很认同教师这份工作,享受自己的成果!

在国内,无论怎样改革,教师的“饭碗”相对来说还是“铁饭碗”,可是在我们周围却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的训斥声,对工作的抱怨声,抱怨工作太辛苦,抱怨学生太难教,抱怨补贴太少,抱怨教师工作日复一日太枯燥,教师职业的待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教师的职业信仰却没能成比例地增长,大多数教师还只是把教师职业视为一个“饭碗”,或忙着转行、炒股,或家教、理财。正如庄墨显所说:“职业就像一个饭碗,可以盛放米饭,也可以装满爱意。当我们仅仅用来装米饭的时候,饭碗同时也失去了更多的寓意,就像人只剩下肉体。作为人,在这个时候会出现焦虑,身体内会伸出无数只手,向外和向内抓取”。

职业信仰是教师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支撑着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的所有力量都集中在对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享受职业的乐趣,感悟人生的幸福。

3.信学生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不仅要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更要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新课程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理念,也进一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实际上是对学生个体存在价值的肯定,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信任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概念“皮格马利翁效应”:痴情的皮格马利翁把自己心爱的姑娘雕刻成偶像,并不断地对她诉说心中的爱慕,终于有一天这尊没有生命的雕像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信赖和期待会产生多么巨大的作用。

二、教师之“达”

严复先生在解释翻译要求的时候强调的“达”,是指意思表达要准确、流畅。从教师工作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达”:

1.达师德

2014 年1 月11 日,教育部以教师〔2014〕1 号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该《办法》共14 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明确了骚扰学生、遇突发事件不保护学生人身安全、收礼或有偿补课等十余种行为属于“违反师德”,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新时期下更应该关注和坚守师德,这不仅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更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石。”师德建设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蓬勃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进步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也是明天”。我们只有不断将师德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方可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在中华民族的复兴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在这个播种希望、收获成长的特殊行业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热爱教育工作,甘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2.达规律

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其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存在着理想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扭曲、是非界限不清等种种不良倾向。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受到影响,对待一些教育问题时表现的急功近利,缺乏对教育规律的理性把握和对学生生命的充分尊重,片面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被扭曲为应试,应试被浓缩为分数,分数被错认为质量,考试、分数、升学组成了一条冰冷的流水线,无视学生的天性差异,无情地对学生进行着筛选、淘汰和选拔。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换取分数,以牺牲学生当下的快乐换取所谓的未来幸福,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教育从“立人”“育人”的伟大事业异化为优胜劣汰的“竞技体育”。

3.达科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给教师一些乐趣,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通过观察和研究自己身边的教育现象,发现其中的教育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并采取恰当的改进措施,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逐渐摆脱单调重复的、枯燥乏味的工作状态,去体验工作的乐趣和专业成长的喜悦,并逐渐将教育视作自己心爱的一份事业。教育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朝阳产业”,而教育问题又往往是当下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的外在表现,对此,我们要以理性的思维作天秤,去厘清教育者自身的责任担当。“每人都存用科学方法去办教育的决心,每个人都去研究或解决一个小的问题,我敢说,不出三十年中国教育准有好的发展”。陶行知先生曾如是说。

三、教师之“雅”

严复先生从翻译的标准,将“雅”解读为文笔优美、富有文采。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追求这三方面的“雅”:

1.人格之雅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而强大的“校园教育场”,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让他们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反省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时时记起仅教过他两年的藤野先生,并对他充满感激之情?原因就在于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对鲁迅毫无民族偏见,使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崇高伟大。这种崇高而伟大的人格又时时激励着鲁迅以笔为武器,为民族的新生而摇旗呐喊,为祖国的光明而奋斗终生。这一事例极好地说明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深远影响。

2.信仰之雅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我们知道,教育过程就是把实然的人转化为应然的人的过程,“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一种精神历程和心灵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伟大教育精神的源泉和具体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有教育信仰的教师都拥有崇高的理想,他们能从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获得满足,学生的点滴进步在他们看来都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教育信仰能使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这份职业,支持教师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对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上,在“信仰”几乎成为这个时代的奢侈品的当下,我们尤其需要坚守教育的信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自己保留一份清醒,以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断走向职业的高处和深处。

3.评价之雅

适时、适当、适量的评价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及时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随时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多元评价,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积极引导为主,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总之,长期的教师职业生涯,使我对中国的教育有着坚定的信心,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研究学问,非只为增加一点个人的幸福,目的总是要改造社会。”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如此的胸怀和追求,把个人梦融合到民族梦、国家梦之中,沉住气,尽好本分,健步往前走。

(作者单位:浙江平湖市黄姑中学)